漫步在七百里的三峡当中,远远望去,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高耸而蜿蜒,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抬头举目,看不到苍穹或绵延的阳光。好像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是看不到日月的。
每当夏天江水上涨后漫上小山包,来来往往的船只都被湍急的水流阻断,不能通航。偶尔皇帝的命令要快速传达,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到了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啊,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在江中行船快。
在春天和冬天,雪白的急流夹着透明的泡沫,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高处的泉水、瀑布飞流冲荡。水流清澈,百树争高,群山直指蓝天,青草茂密,在这里,实在是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呜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有首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从三峡的上游顺流而下,两岸山连着山,岭连着岭,重重的悬崖和层层的峭壁,使我联想到,不是正午或午夜,太阳或月亮上升最高处时,这里恐怕还难以看到它们哩!
到了夏天,江水源头有大量冰雪融化的水流下来,把岸边的小丘陵都漫过了,于是往上和往下的航路就被阻绝了,这时江面上只见滔滔的江水,却看不到来往的船只了。但有时,皇帝的命令需要急速传达时,又不得不冒险乘船而下了,因为皇上的命令,是谁也不敢违背的呀!以至于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到了江陵,这中间的一千二百多里路,就算是乘着疾风,骑着快马,也没有这样快啊。
到了春天、冬天的时候,那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两岸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怪怪的柏树,还有悬在其中的瀑布,从中飞冲下来。这里,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有太多的趣味了。
到了初晴的日子,或结霜的早晨,又能看到另一种景色了: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会有猿猴在高处放声长叫。那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在这没人的山谷中传开,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这里的渔人在歌中描绘道:巴东三峡中,巫峡最长,猿猴叫上几声,泪水便沾湿了衣裳!
三峡!您无不如诗如画,令人心驰神往。
中国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204公里。自白帝城至黛溪称瞿塘峡,巫山至巴东官渡口称巫峡,秭归的香溪至南津关称西陵峡。两岸山峰海拔1,000∼1,500公尺,峭崖壁立,江面紧束,最窄处只有100公尺左右。水道曲折多险滩,舟行峡中,有「石出疑无路,云升别有天」的境界。三峡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有修筑高坝的地质地貌条件。峡谷东口建有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是渝鄂两省市人民生活的地方,主要居住着汉族和土家族,他们都有许多独特的风俗和习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赛,是楚乡人民为表达对屈原的崇敬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巴东的背娄世界、土家人的独特婚俗、还有那被称为鱼类之冠神态威武的国宝---中华鲟。 1982年,三峡以其举世闻名的秀丽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夔门位于瞿长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