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大家一块探讨一下。目前治疗颅内高压首选药物依然是渗透性脱水剂,最常用的是甘露醇。不知道该患者诊断是什么,就拿脑梗引起的颅内高压来说:脑水肿发生在缺血性脑梗死最初的24-48h之内,高峰期为发病后的3-5天,在颅内高压症状表现明显的患者中需要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甘露醇应用的剂量和疗程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地方。在脑梗的初期脑水肿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细胞毒性水肿,在后期以血管源性水肿为主,在临床上也经常能看到脑梗患者出血转化的,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应用甘露醇由于血脑屏障完整性遭到破坏,甘露醇可以在受损的组织中积聚,脑组织中的渗透压超过血浆内渗透压,可加重脑水肿,因此甘露醇的剂量不宜过大,疗程不宜过长。并且甘露醇长期应用也存在不良反应。其疗程应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进行个体化治疗。就这个患者而言我认为:(1)看患者颅内高压的改善情况,因为问题中只给出了呕吐的表现,没有其他颅内高压的说明或者患者其他临床诊断,所以建议综合患者症状和体征以及影像学证据判断颅内高压改善情况,如果有改善可以考虑减量,加重的话我觉得还是可以在监测肾功的情况下继续用,甚至可以加大剂量。(2)纠正低钠血症,低钠血症本身可加重脑水肿,也可引起呕吐。(3)题外话,我觉得临床用药不是一个死问题,并不是说某个药物一定要怎样怎样,更多的时候我们是要权衡利弊,个人愚见。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