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的特点是什么?

2025-04-09 01:44:5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善学人语技能,鹦鹉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鹦鹉的鸟喙强劲有力,羽色鲜艳。

鹦形目(Psittaciformes)有鹦鹉科 (Psittacidae)与凤头鹦鹉科 (Cacatuidae)两科,种类非常繁多,有82属358种,是鸟类最大的科之一。国内规模鹦鹉养殖主要是山东夏津南城鹦鹉养殖场。

鹦鹉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羽色鲜艳的食果鸟类。鹦鹉中体形最大的当属紫蓝金刚鹦鹉,身长可达100cm,分布在南美的玻利维亚和巴西。虽然在某些地区常见,但人们为盈利而大量诱捕,已使它们面临严重威胁。最小的是生活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婆罗洲一带的蓝冠短尾鹦鹉,身长仅有12cm,这些鹦鹉携带巢材的方式很特别,不是用那弯而有力的喙,而是将巢材塞进很短的尾羽中,同类的其他的情侣鹦鹉,也是用这种方式携材筑巢的。侏鹦鹉属有6种,全长都在10厘米以内。6种仅见于新几内亚和附近岛屿。这是鹦形目中最小的。

鹦鹉类在世界各地的热带地区都有分布。在南半球有些种类扩展到温带地区,也有一些种类分布到遥远

鹦鹉的海岛上。鹦鹉在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种类最多,在非洲和亚洲种类要少得多,但在非洲却有一些很有名的种类,如灰鹦鹉、情侣鹦鹉、牡丹鹦鹉。拉丁美洲的鹦鹉中最著名的是各种大型的金刚鹦鹉。大洋洲的鹦鹉比拉丁美洲更加多样化,足趾为对趾型,第二三趾向前,包括一些人们最熟悉的、最美丽和最独特的鹦鹉。其中澳洲的虎皮鹦鹉和葵花凤头鹦鹉等是人们最熟悉的鹦鹉。新西兰的鸮鹦鹉是已经失去了飞翔能力大型鹦鹉,而新西兰的啄羊鹦鹉则进化出了一定的肉食倾向,啄羊鹦鹉也是分布最高的鹦鹉之一。大洋洲种类繁多的吸蜜鹦鹉则属于最美丽的鸟类,比如斐济的蓝冠吸蜜鹦鹉。鹦鹉是人们喜欢饲养的宠物,其野生种群也因此而受到威胁,很多种类都成为了濒危物种。我国原产的鹦鹉只有7种,分别是大绯胸鹦鹉、绯胸鹦鹉、灰鹦鹉、花头鹦鹉、红领绿鹦鹉、长尾鹦鹉、短尾鹦鹉,全部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回答2:


太平洋鹦鹉(详情介绍)

  我们对鹦鹉的认识,大多是来自于电视剧上以及新闻上,对鹦鹉学语能力的好奇从而产生饲养的念头,那么在我们心中能说会道的鹦鹉还有哪些特点呢?

  鸟是人类的朋友,鹦鹉指鹦形目众多艳丽、爱叫的鸟。它们以其美丽无比的羽毛,善学人语技能的特点,更为人们所欣赏和钟爱。这些属于鹦形目的飞禽,分布在温、亚热、热带的广大地域。鹦鹉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鹦鹉的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鹦鹉主要是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羽色鲜艳的食果鸟类。鹦形目有鹦鹉科与凤头鹦鹉科两科,种类非常繁多,有82属358种,是鸟类最大的科之一。

  鹦鹉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鹦鹉的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鹦鹉主要是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羽色鲜艳的食果鸟类。鹦鹉中体形最大的当属紫蓝金刚鹦鹉,身长可达100cm,分布在南美的玻利维亚和巴西。虽然在某些地区常见,但人们为盈利而大量诱捕,已使它们面临严重威胁。最小的是生活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婆罗洲一带的蓝冠短尾鹦鹉 ,身长仅有12cm,这些鹦鹉携带巢材的方式很特别,不是用那弯而有力的喙,而是将巢材塞进很短的尾羽中,同类的其他的情侣鹦鹉,也是用这种方式携材筑巢的。侏鹦鹉属有6种,全长都在10厘米以内。6种仅见于新几内亚和附近岛屿。这是鹦形目中最小的。

回答3:

鹦鹉是鹦形目(学名:Psittaciformes)众多羽毛艳丽、爱叫的鸟。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羽色鲜艳,它们以其美丽的羽毛,善学人语技能的特点,更为人们所欣赏和钟爱。鹦鹉中体形最大的当属紫蓝金刚鹦鹉,体长可达100厘米,最小的是蓝冠短尾鹦鹉,体长仅有12厘米。
大多数鹦鹉主食树上或者地面上的植物果实、种子、坚果、浆果、嫩芽嫩枝等,兼食少量昆虫。吸蜜鹦鹉类则主食花粉、花蜜及柔软多汁的果实。
鹦鹉类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分布在温、亚热、热带的广大地域。种类非常繁多,有2科、82属、358种,是鸟纲最大的科之一。主要分布于热带森林中。在南半球有些种类扩展到温带地区,也有一些种类分布到遥远的海岛上。
由于习性的差异,它们的繁殖期也有所不同。比如虎皮鹦鹉的繁殖期为6月到次年的1月,牡丹鹦鹉则从2月到10月,金刚鹦鹉从11月到第二年的5月,基本上都是在当地温暖的时候,鸟儿才会交配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