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国企,现在也挂职。
1、国企从上到下的管理模式落后,对于工人和干部的待遇差距很大,干活人少,办公室人多。
2、对于条本主意要求太在意,时代不是改革开放初期,人认干肯干。现在是我挣多少钱干多少活的时代,
3、国企员工心理只求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下班,干的再多工资收入没变化。
私企很简单,出业绩就有钱有提升的机会!是混工资还是拼一下给自己一个机会那就看自己的心态了。 来自职Q用户:刘先生
以偏概全,职场人的大忌。
我算是接触过很多企业,既见过汇聚职场精英,真真正正做事的国企,也见过周五下午老板带头打麻将的私企,当然也见识过各位口中的所谓乱象。所以国字头和民字头并不代表两种对立的存在,干事和不干事才是本质区别。
所以只接触过一两家,就断定所有的都这样,这不好。
当然,可能跟行业或地域有关吧,你们所说的一些国企乱象确实是有。但现在也有不少国企,在管理方面比外企更严格,培养出来的都是行业精英。以天津为例,我接触过的几个负责开发区运营的企业,如滨海的泰达,东丽的帝达,西青的赛达,都是正编国企,哪一个不是业内标杆?人家的思维和管理也是与时俱进的。
那些不思进取,乱象丛生的国企,在现在的市场规则下,恐怕也坚持不了几年。当然,这跟地方政策也有关。不过,真是人才的话,走哪不能吃饭?只抱着家门口的三分地,也把自己一身本事耽误了。
至于待遇,打一开始国企的待遇和私企就是比不了的,因为国企有工资帽,什么级别享受什么待遇是写进规定的。没有工资帽的国企也有,不是一般人能进的。相对的,国企的福利也是私企不能比的,像很多私企单休,五险一金不上全,或者有什么地方不按制度走,较起真来都是事。
至于说中饱私囊之类的个别情况,其实就算你天天抱怨,他装兜里的也不会掏出来的。倒不如好好提升自己,让自己说话更有份量,下次他再往兜里装的时候,你盯着他,他还能少装点。 来自职Q用户: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