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以时间顺序进行写作。
如:第一自然段开头的“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以及第三自然段的“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都体现出了时间特点。
《我们的民族小学》被收录到人教新课标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一组第1篇课文。2018年教材改版,改版后更名为《大青树下的小学》 。
课题用“我们的”来修饰“民族小学”,表达了作者的自豪之感和赞美之情。课文紧紧围绕一个“情”字行文,内容与文题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扩展资料:
《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共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民族小学的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第2自然段:铃声响了,我们的民族小学开始上课了。
第3自然段:讲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游戏的学习生活。本段赞美了民族小学的学生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游戏的情景。这个自然段在写了学生活动的同时,还写了许多的小动物。
第4自然段:讲民族小学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这段用“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点题,直接抒发了自豪之情。
全文以时间顺序进行写作。例如:早晨,上课了,这些词语都是表示时间的。
《我们的民族小学》的作 者:吴然
选入教材:人教版语文三上第一课
简介:《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人教新课标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一组第1篇课文。
课文: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生平简介: 吴然,1946年生,原名吴兴然,云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文学成就: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作品曾获中国作协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主要作品:《一碗水》《小鸟在歌唱》《走月亮》《歌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