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阅读收获最大,好的阅读习惯有哪些?

2025-02-24 01:06:1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怎样提高阅读的质量?古人读书的时候会在旁边做上标识,细细品。

之前读俞敏洪老师的一本自传,他在里面提到自己的大学生涯读了很多本书,但是大家都就在相互比的过程中,重数不重量,往往能够记住书名和作者就算是胜利了,对此他表示很后悔的说,当时与其读了那么多书,不如仔细研究透一本来的实在。

我是非常喜欢写作的可是拿起笔总觉的自己不知道该如何落笔,向来自己也读了不少书,但是为何词汇会如此匮乏?仔细会想以前我读的书,几乎都是白话文的,或者是极简版的六角丛书,当时就是图价格便宜,却没想到一本书的折扣居然让我这么多年的书都白看了!

为了不让小伙伴步我的后尘决心自己整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1、一定不要怕贵,要买正版。有些书也是咱们本国的,明明分了上中下三册,可是硬生生的压成了一本,你说有多少精华都损失掉了!



2、读古文的书,读古文的书是最能增加语言能力的,不要怕麻烦!你读过平仄押韵的古文后再去读那些翻译过来的白话文,会觉得很无聊!就像那时候我看《朗读者》这个节目,我本身是很喜欢他这种形式的,但是对于它我觉得还是不满意,因为在古文书信上,他们没有读原文,是读的白话文,字幕打得的是文言文,那些词语之间精炼紧凑的语句都被打乱了,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读懂古文喜爱那种韵味,但是我觉得既然是作为一个传递理念的节目,他应该做的更好才是。

3、一本好书要读三遍以上,为什么是三遍?

第一遍的时候你的心思是都放在了结局是什么,故事的走向是什么,第二遍才会注意到一些小细节,才会懂得,原来作者在这儿早就有了一个伏笔。第三遍的时候才是你具体体会每个字里行间的韵味,这时遇见好的句子一定要记得摘抄甚至是背诵,选择一句好的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也蛮不错的!

4、看书之前一定要上网搜一下具体的历史环境,有时背景决定了你能不能完全掌握作者所塑造的主角形象的成长历程。

5、大声读出来,以前看电视,总有人摇头晃脑的读书,觉得很有趣,现在夏日炎炎困意总是不经意间就来了,找不到凉快的地方就站起来富有感情的读上一段,想象着你就是书中的主角,融入里面就能更好的品味其中的道理。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现在认真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可是人民的精神需求却是越来越多了,放下手中的遥控器,翻看一本泛黄的书,细细品读,给孩子做一个榜样,也还自己一片清明的远离尘世喧嚣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