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会引起小脑萎缩?

2025-04-24 21:11:5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小脑萎缩是一种神经影像学表现,常见于某些遗传性、变性性疾病。属于神经内科。

其病因有六种:1.遗传性 包括脊髓小脑变性(SCA)、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症等。 2.变性性 如多系统萎缩小脑型(MSA-C)。 3.缺血缺氧性 如一氧化碳中毒等。 4.药物中毒 如苯妥英钠等。 5.炎症性 急性小脑炎后遗症。 6.酒精中毒 酒精性小脑变性。 7.其他 神经副肿瘤综合征。

相关迸发症:性格改变、记忆障碍、智力减退、痴呆、幻觉幻想等。

回答2:

2、当机体发生脑供血不足的情况时,就会引起脑部缺血缺氧,使脑实质发生广泛弥散性病变,脑的整合机能就会明显受损,甚至引起小脑萎缩。
肿瘤
3、肿瘤患者有可能会发生副肿瘤综合征,即使肿瘤没有发生转移,也能对身体的其他器官造成伤害,即便是神经系统也能被影响,能对脑、脊髓、周围神经等造成伤害,引起小脑萎缩。
感染引起
4、病毒、细菌、真菌等能够引起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炎,即脑实质炎性病变,当脑炎得到治疗后,仍然有可能留下脑炎后遗症,如:肢体运动障碍、智力障碍、失语、眼球麻痹、吞咽困难等,这是因为患者的小脑已经受损,发生了萎缩。

回答3:

长期的供血不足会引起老年性小脑萎缩。年轻人运动量大,心血管也正常,很少出现这个病。
长期供血不足,是由于基底动脉不正常引起的,比如先天性血流不畅,比如动脉硬化,比如动脉阻塞等等。
第一,加强运动。
第二,适当吃药(尊医嘱)
第三,定期检查。

回答4:

病情分析:脑萎缩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本身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萎缩的一种现象。病理上表现为脑组织体积缩小,细胞数目减少,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扩大。脑萎缩目前没有治愈的方法,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激活脑代谢功能,间接抑制疾病的进展;激活处于抑制、沉睡状态的脑细胞;减少随脑萎缩而产生的各种症状及并发症的发生;维持残存的脑功能状态及改善生活质量。由于血管性疾病是脑萎缩的元凶,因此一定要积极防治那些影响血管健康的疾病。

回答5:

过度食用含有高金属元素的食物或者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大脑感染都会引起小脑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