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先讲个关于康熙写“福”字的事情。
其实康熙每年都有写“福”字的习惯,每次过年,康熙就会亲笔御书“福”字,赐给有功的大臣,不仅如此,功劳突出的大臣还会额外得到一个“寿”字,算是对下属的肯定以及祝愿他们新的一年能够福寿安康。
公元1691年,康熙掐指一算,自己送出去许多“福”字,他认为再送出去,大臣们得到的福字就越来越多,物以稀为贵,倘若这样,自己的“福”字就失去意义,之后便再也没有赐过“福”字,但是为了喜庆,每年都还会写十幅“福”字张贴在宫中。
由此可以看出,康熙在位时期,写过的“福”字是非常多的,被称为天下第一“福”,但是这个天下第一并不是指康熙写的多,而是这个“福”字包含的意义以及多个字组成的“福”字。
康熙写的“福”字大致有五个字组成,分别是才、福、寿、子、田,被誉为多才、多福、多寿、多子、多田。
康熙写的这个“福”字和民间常写的福字不同,不属于方正饱满,而是形窄狭长,被称为“长瘦福”,也就是长寿之福的意思。
这个红圈中代表的是“才”字,誉为多才,唯有才德兼备之人可得之;
这个责则代表“子”,子孙满堂之意,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个其实看起来像一个“多”字,所以就是多福的意思;
这个被看作是“寿”字,寓意是多寿,福寿安康,多福多寿;
而这最后一个是“田”字,但是“田”不封口,寓意洪福无边,无边之福;
通过这五个字的组合,康熙的这个福字才被称为天下第一“福”!
公元1673年,康熙的祖母孝庄太后六十大寿,突然得病,太医束手无策,康熙查阅古典,得知有“承帝事”一事,就是增加福寿的意思,天子是万福万寿之人,可以向天请寿,于是为祖母请福寿,沐浴戒斋三日,写下此“福”,并加盖“康熙御笔之宝”印玺,最后赠给祖母,未曾想,孝庄太后在得到这个“福”字之后,病情减退,最终以75岁的高龄善终,在古代75岁可谓是少见的。
今日闲来无事,就解析此“福”,希望看到的人都能够五福合一,福寿安康,平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