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猫头鹰能在夜间捕食?

2025-04-24 10:01:4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猫头鹰等猫科动物的食物有着很大的关系。众所周知,猫最爱吃的东西就是鱼和老鼠。通过专家研究表明,动物体中都含有牛磺酸,其中鱼贝类的含量最为丰富。同时,老鼠体内也含有大量的牛磺酸。另外,即使是超市中出售的猫粮,其中也大量添加了牛磺酸。通过日常的食物,猫补充了大量的牛磺酸,而牛磺酸对猫眼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有促进作用,所以猫的眼睛能总是那么炯炯有神。在另外一项实验中,用不含牛磺酸的猫粮喂养小猫,小猫的视网膜就出现了病变,乃至完全失明。
不仅是猫科动物,人类的眼睛视网膜中也存在大量牛磺酸,因此补充牛磺酸对于人的眼睛也至关重要。眼睛的角膜有自我复能力,即当角膜受到某些伤害时,可以自我修复。由此可见,日常补充牛磺酸可以增进眼睛角膜的自我修复能力,预防眼科疾病
大概是这样

回答2:

夜间其实也是有微弱的光线的,猫头鹰眼睛和猫一样,非常特殊,能在光线微弱的情况下也能看得非常清楚!夜视仪也是这种原理!

回答3:

猫头鹰本目鸟类的耳孔位于头部两侧且分布和形状均不对称,这有利于他们在黑暗中准确定位声音的来源。
瞳孔很大,使光线易于入眼,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只有一种视觉色素,即视紫红质能辨明暗,不能辨别细节和颜色)非常丰富,却不含视锥细胞(在强光刺激下方会被激活,有三种视觉色素,能辨细节和颜色),以至眼内成圆柱状(而非球状),对弱光也有良好的敏感性,适合夜间活动。

回答4:

  猫头鹰是一种在夜间或黄昏活动的鸟,喙和爪都弯曲呈钩状,十分锋利。两只眼睛也与其他鸟不一样,不是长在两侧,而是位于正前方;眼的四周羽毛呈放射状。周身羽毛多数为褐色并有许多细细的斑点。眼睛的视网膜里有许多圆柱形感官细胞,这些圆柱细胞,只能在弱光下起作用,所以白天光线强烈,它什么也看不清,只能在夜间活动夜间,它的视野非常集中,能清楚的分辨景物的前后距离,帮助它在黑夜里确定捕捉目标。猫头鹰的听觉神经发达,地上一些小动物活动时发出的细微声音都能听到。它的羽毛柔软飞起来轻盈得像一阵微风。猫头鹰主要以鼠类为食,有时也吃小鸟和昆虫等。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季里能吃掉上千只田鼠,保护了很多粮食,所以对人们来说,猫头鹰是一种益鸟。

回答5:

猫头鹰的眼睛中多为柱状细胞,有利于它在夜间看清东西。但猫头鹰白天几乎是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