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公兔的选择
俗话说,母兔好,好一窝;公兔好,好一坡。一只母兔年产不过几十只后代,而一只公兔一年中可产后代数百甚至上千只,所以公兔的选择极为重要,它对整个后代兔群的影响特别大。
选择公兔,首先要求外貌要符合品种特征,符合生产方向的要求。其次,种公兔必须健康,生殖器官畸形或发育不全是由于胚胎期某一阶段发育受阻而引起,或者是由于遗传的作用所致,此类公兔不能作种用;有病者特别是患传染病者不作种用,如偏颈、偏耳、单睾、隐睾、阴茎或包皮有结痂、糜烂,有遗传性疾病者一律淘汰不作种用。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有以下几种:
裸体:只有头部的口鼻处和耳尖、四脚的背面以及体躯的肩胛后有一小簇毛。初生时与正常兔不易区别,到半月龄时,还是光秃秃的,因缺乏防寒的被毛,从而生长发育受阻。
缺毛:兔只缺乏生长绒毛的能力,长大时在口鼻部、四肢和尾部都长有正常的被毛,而整个体躯被毛只有粗毛没有绒毛,这种兔生活力较弱,公兔的精子没有活力。
侏儒兔:初生时体格几乎只有同窝同胞的1/3大,一般在生后48小时内死亡。若这种兔的比例较大,则此窝兔的父亲、母亲均不能再作种用。
垂耳兔:正常情况下只有法国公羊兔的两耳和塞北兔的一耳下垂。异常垂耳:向下并略向前垂在两侧。当然,因捉兔方法不对造成兔耳下垂除外,若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垂耳,属于遗传性疾病。
牛眼:“水肿眼”,眼睛像牛的眼睛那样圆睁而突出,大约2~3周龄以后,眼球凸变,发生结膜炎。患此病的公兔性欲下降,生殖力下降。提高饲料中维生素A水平可降低此遗传病的出现率。
划水脚(前肢)、八字腿(前后肢):指家兔行走时的姿势像“划水”一样。是由于髋关节和肩关节的软骨发育不全所引起,而骨盆发育不全、股骨脱臼等畸形也具这种症状。这些畸形已被证明是遗传的,也可因笼底板太滑或者竹条方向不适当而引起。
震颤:10~14日龄时开始出现,最初整个身体连续微微颤抖,以后越来越厉害,兔处于睡眠状态时,颤抖停止。2月龄时后肢瘫痪,3月龄时完全瘫痪,少数病情较轻者生存下来。同窝兔中患此病比例较大时,父、母种兔均应淘汰。
另外,要求公兔强壮,有雄性,颈较短,胸宽阔,体质结实,被毛紧密,性情活泼,食欲旺盛,性欲强(可用母兔试情)。最好在配种前进行精液品质检查,睾丸饱满、对称、阴茎稍微有点弯曲、产毛量高或生长速度快。
(2)种母兔的选择
同种公兔一样,体形外貌等符合品种特征,健康无病,包括无遗传性疾病、传染病,外生殖器干净无炎症等。
种母兔体型较公兔略长,头稍狭长,腹下部柔软,骨盆腔和胸腔特别宽大,但不肥胖。性格安静温和,奶头数应在8个以上,排列整齐、对称,无瞎奶头,受胎率高。凡在12~6月份之间的季节里,连续7次拒绝交配(可每天1次),或连续空怀2~3次者,不宜留作种用;产仔多,凡连续4胎产活仔数不足24只的母兔也不宜作种用;泌乳力高,即21天窝重、35天窝重越大越好;母性好,产前拉毛拉得越多越好,会在产箱内产仔、护仔的母兔较好。
总之,对种母兔的选择主要是考虑繁殖性能和母性,即初生窝仔数、初生窝重、21天窝重、断奶仔数、断奶窝重及仔兔成活率等。由于繁殖性能受环境影响很大,因而尽量在饲养管理环境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进行选择,或者有3胎的繁殖成绩后作出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