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导师在带教过程中最应该具备的素质是什么?

2024-11-22 13:26:3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虽然我们不一定都能够师从名师,然而“导师”却未必一定要是名师,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导师”,可能是我们的父母,亲朋,也可能是我们读书生涯当中遇到的任何一位老师,还可能是你遇到的任何一个人。北大何帆老师在他的一篇文章《我的两个老师》中,也提到了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一位老师,用自己的言行教给他的一个道理:原来最值得过的一生,就是追随你内心的兴趣,做你想做的事情。 无论是哪一位导师,总不会提醒你一辈子,也不会在你的每一个人生节点都给你出谋划策。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我们应当学会自己寻求帮助,而寻求帮助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读书,读好书,读优质的书。书中的那些个体,即使不和我们同处一个时代,却也有着人性和人生的共通之处,我们从他们的命运中,多多少少地会照见自己,也会从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中来检视自己,从而指导我们更好的生活,更好地成为自己。

回答2:

导师也一定会有七情六欲,会有对不同人不太一样的感情和态度。但是至少,他/她应该做到不会因为特别偏爱谁,就在这个学生身上倾注了所有的心力和热情,对其他学生不闻不问;也不会因为特别讨厌谁,就动辄冷嘲热讽大声呵斥,对这个学生的研究工作打压排挤。你可能会说,前者也没什么不好啊?我努力工作,成为这个老师心中的“香饽饽”不就好了?但是你要知道,有这种明显偏好的导师的情绪往往也是很多变很难预测的,你怎么就能保证肯定会成为这个香饽饽?你又怎么确定你能始终做个香饽饽?

回答3:

导师更愿意接受那些拥有出众的才华和因接受指导而受益的人成为自己的门生。与其希望通过寻找导师变得优秀,不如用出色表现吸引好导师的到来。拥有导师很重要,导师可以成为我们职业生涯的“加速器”,但不可过度依赖,认为拥有导师就可高枕无忧。除了最直接的帮助规划职业外,还可获得有用的信息、被大家认可、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

回答4:

我虽然一直到25岁才离开校园,并在中国水平最高的师范院校读过三年研究生,却真的不敢自诩自己是个“读书人”。然而幸运的是,有幸遇到了几位好导师,用他们的言行,教给了我最朴素的道理。读研的三年期间,我的专业导师在耶鲁大学访学一年半,期间我们有任何学业或者是论文上的事情,都是以邮件往来。其中有一封邮件对我意义深远。导师在邮件里写到:“研究生三年,认认真真读书,踏踏实实做事;多看,深思,后言;对社会人生,存三分敬畏之心;凡做人处事,持稳重之态。三年期满,顺利毕业。士农工商,自求发展。” 每次我看到这封邮件和导师的叮嘱,都觉得自己还离得太远,做得远远不够。还有一条短信让我记忆尤深。

回答5:

特别关系到当导师和学生的利益出现不一致的时候,导师能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必须承认,学生和老师的利益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是高度一致的:学生想要学到科学研究的技能,导师也希望有学生一起完成科学研究;学生想要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导师也如此。但是在那些利益有时不一致的时候呢?做出了研究、发表了论文,学生想要毕业继续职业发展,导师也许希望学生能趁热打铁多做几个相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