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镍废水处理:通过定量投加NaOH和混凝剂PAC,并调节pH为8.5~9.5,可使废水中的Ni2+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镍的沉淀絮体。然后投加PAM后再通过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泥水分离后的上清液进入到后续的镍铬中和池继续处理,沉淀污泥则采用压滤机脱水后外运资源化处理。
含镍废水处理工艺单元介绍:
(1)设置镍系均质池。对含镍废水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内壁采用纤维强化塑料防腐。
(2)设置镍系混凝池。采用加药机定量投加NaOH和混凝剂PAC。内壁采用纤维强化塑料防腐。
(3)设置镍系絮凝池。絮凝剂PAM采用加药机向絮凝池内定量投加,机械搅拌。内壁尺寸采用纤维强化塑料防腐。
(4)设置镍系沉淀池。内壁采用纤维强化塑料防腐,池内设PP沉淀斜管。沉淀污泥采用压滤机脱水后外运资源化处理。泥水分离后的上清液进入后续的镍铬中和池继续处理。
(5)设置镍铬中和池。中和池用以汇集铬系、镍系沉淀池出水。采用加药机定量投加H2SO4调整pH至中性,内设机械搅拌。壁采用内纤维强化塑料防腐。
(6)设置多介质过滤塔。过滤塔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粒径大于20 μm的悬浮物以及胶体等浮游性杂质。地上直立式纤维强化塑料结构。过滤器滤料由上向下依次为:500 mm厚、粒径1~2 mm的无烟煤;500 mm厚、粒径2~4 mm的无烟煤;400 mm厚、粒径4~8 mm的石英砂;200 mm厚的砾石垫层。
(7)设置活性炭吸附塔。活性炭吸附塔不仅具有过滤悬浮物的功能,还能去除常规手段难以去除的某些有机或无机污染物,尤其是一些具有臭味或颜色的有机物,以及重金属等物质。地上直立式纤维强化塑料结构,滤速10~20 m/h。活性炭粒径2~4 mm,填充高度1.8 m。
(8)设置精密过滤器。用以截留废水中残存的悬浮物,降低后续工序的处理负荷。地上式不锈钢材质,过滤精度为100 μm。
(9)设置UF超滤系统。超滤系统可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乳化油、胶体等悬浮物,超滤后的浓缩液排至综合废水pH调整池。超滤膜采用外压式PP材质的0.1~0.2 μm中空纤维膜元件。运行方式为错流过滤、气水反冲洗方式,全自动运行。反冲洗水采用加酸碱及NaClO的混合液,反洗后的出水进入镍系均质池重新处理。
(10)设置RO反渗透系统。反渗透作为一种高效膜分离技术,能通过对进料中的水和某些离子进行分离,实现对原料的浓缩和纯化。反渗透的出水作为镀件漂洗水或其他工艺水使用。未透过膜的含金属等无机离子的废水,排至综合废水pH调整池。反渗透装置采用聚酰胺复合材料的膜元件,设计回收率不小于70%。
一般调ph大于10即可将镍沉淀。
如果镍依旧超标,很可能是废水中含络合剂,与镍络合,无法直接调ph沉淀,可使用RECY-DAM-02,与废水中镍进行螯合反应形成不溶性沉淀物,不需要调很高的ph,减少碱和回调酸的使用量,出水中的镍可稳定降至0.1 mg/L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