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把湖广行省划分为湖南和湖北有什么依据?

2024-11-22 19:49:1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众所周知,我国南部地区的湖北省和湖南省是以洞庭湖为界线来划分的,在洞庭湖的南面为湖南,洞庭湖的北边是湖北。但是根据历史我们可以知道在元朝时候开始,湖北湖南不分你我,被统称为湖广行省,但是到了清朝时期才将湖广行省划分为湖北和湖南,这是因为当时湖广行省范围太大,清朝为了加强管理便将其一分为二成为湖北和湖南。

首先,湖广行省起源于元朝时期。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时期,不同的朝代的行政制度都不一样,例如秦汉时期是实行郡县制,而隋唐时期是州县制,到了元朝时候则是行省制度,然后一直延用至今,而湖广行省则是从元朝时期所设立的。在我国古代时候湖南湖北是楚国的行政范围,因此称两湖地区为楚,直到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十个行省,其中湖广行省就是其一。而之所以被称为湖广,意思是泛指管辖洞庭湖南边的广大地区,当时湖广行省的管辖范围非常广,包括了现在的湖北、湖南、广西以及广东和贵州的部分地区,并且一直延伸到海边。后来明朝时期延续了行省制度,但是由于湖广行省范围过大,于是就对其进行了调整,将范围缩小到只剩下湖北湖南地区,并且书面上很少使用湖广这个名称了。

然后,清朝为了加强管理而将湖广行省划分为湖北和湖南。在清朝初期清军入关后征服了湖广行省的北部,而湖广行省南部仍然被南明所控制,并且湖广南部地区在南明手中长达十多年,直到后来清军终于掌握了湖广全境的政权,但是在湖广地区和江南地区的反清活动此起彼伏,于是为了加强统治,清朝在康熙年间将政区重新规划,将一些区域较大的行省进行划分,比如将陕西行省分为陕西和甘肃,南直隶划分为江苏和安徽,而湖广行省则是以洞庭湖为分界线,一分为二成为现今的湖北和湖南。并且为了加强管理而继续沿用湖广总督来管辖湖北湖南,但是湖广总督的职能范围只在两湖地区,广东和广西地区并不属于其管辖范围。

最后,当时划分湖北湖南有多个方案选择的,但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最终清朝选择以洞庭湖为界来划分,于是就成为了如今的湖北和湖南了。

回答2:

湖广本就是指的湖北和湖南,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设置的行中书省,一开始管辖区域较大,到了明清时期,湖广就只管辖湖北和湖南,但是称呼并未改变,明朝时期为一级行政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清朝时期便是“湖广总督”的称谓。

那么湖广行省在清朝时期为何会被划分成湖南和湖北?

地区因素

因为当时人们只知湖广,对南北的划分并不是很清晰,后来随着湖南的不断发展,南北之间的区别逐渐明显,湖广的称号便越来越不合适,于是到了清朝时期,最终还是被分开,以“南北”二字更改,湖广南部为湖南,北部为湖北。

加强统治

清朝入关之后,管辖了湖北地区,然而湖南地区则被南明控制,后清朝统一,发现明朝弊端,省份区域过大,不利于管辖,于是对一些大省进行分化,而湖广行省就是其中一个,除了湖广,还有江南省份被划分成江苏和安徽,陕西被划分成陕西与甘肃。

这些都是在康熙年间所进行的,公元1664年,以洞庭湖为界限,以北为湖北,以南为湖南,湖北的省会定在武昌,湖南则在长沙,同时,清统治者还设立巡抚,巡抚之上设总督,这样便加强了管理。

经济发展

其实分开湖广,据说早在顺治时期就有这个想法,因为常年的战乱,大多百姓都逃生而放弃耕种,众多土地荒芜,以至于清朝经济发展缓慢,因此顺治时期就已经开始推行屯田开荒。

湖广地区要因地制宜,湖广地区幅员辽阔,如果统一实施有难度,于是决定分开屯田,这样在其他事务上也方便管理,这样可以提升经济的发展。

人口因素

既然湖广地区幅员辽阔,就意味着人口众多,因为明朝初期的时候,统治者采取了招抚流亡、放还奴隶、劝课农桑等有利于经济恢复的政策,全国人口迅速上升。人口多就难以控制,倘若发生变动,很难在第一时间控制。湖广起事还是比较容易的,要知道湖广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的说法,当时流行一句话“湖广熟,天下足”,可见湖广的地位之重,将湖广分开可谓是一举多得。

至于怎么分化,当时是有三个方案可供参考的;

长江为界限

以河流为分界线一直是很多国家都推崇的方法,也是简单而且有效的,但是因为考虑到管理问题,最后放弃了,因为长江河道形成的侵蚀作用是巨大的,如果由两个省份各自管辖,很有可能会出现放任不管的情况。

以澧水为界限

不过这样看来,对湖北省比较有利,这里有太多的湖泊,而湖南则失去了一些有价值的平原地区,所以是一种不公平的方案。

以洞庭湖为界限

这也是最好的方案,现如今湖南湖北就是以这个为界限的。

无论怎样,清朝统治者将湖广行省分为湖南和湖北,也是有着多方面因素考虑的,只是那时候满清比较重视湖北的发展,湖南真正雄起也是在民国之后,尤其是近代。

回答3:

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在清朝的时候,湖南湖北本来是同一个省的,湖广省。其实在元代的时候,湖广省不仅仅只有湖南湖北,但是在明清的时候,因为需要管辖的区域太大了,于是就只管辖湖南湖北,只是没有变换称呼。

第一个原因,地区因素。当时人们只是单纯的知道,湖广省包含了湖南湖北,但是却对湖南湖北的分界线不是很清楚。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湖南湖北的区别越来越明显。很明显,湖广省已经概括不了湖南湖北了。因此在清朝的时候,湖广省最终还是被分成了湖南湖北。

第二个原因,为了加强统治。清朝统一的时候,发现了湖广省的范围太广,难以管理,于是对其进行分化,除了湖广省,还有其他省份江南省被分为江苏安徽、陕西被分为陕西和甘肃。因此在公元1664年,以洞庭湖为中间线,分成南北两部分,同时设立了巡抚。

第三个原因,经济发展。在古代的时候,种田是民生根本。而湖广省因为地域广阔,田地也比较多。因此需要因地制宜,但是如果一个省的范围太广就难以控制,所以为了方便统治,就把湖广省分成了湖南湖北。

第四个原因,人口因素。为了能够有人去种田维持民生根本,就需要引入劳动力。而劳动力多了,就难以控制,所以还是要把湖广省分为湖南湖北。

湖广省的分化总共有三个方案。第一个是以长江为界限。以河流为分界线,是非常容易也非常简单粗暴的方法,也是很多国家分化省份的时候经常使用的方法。但是长江的河道非常不稳定,容易遭到河水的侵蚀,也为了以后在管理省份的时候不用出钱出力去管理长江,这个方案最终还是被放弃了。

第二个是澧水为界限,第三个是洞庭湖为界限。但是第二个方案对湖南发展不利,而第三个方案综合了各个方面的考虑最终被确认为最佳方案。

回答4:

清朝划分湖广行省以洞庭湖为界限,洞庭湖以南是湖南,对应的背面就是湖北。

回答5:

湖南和湖北的划分依据就是洞庭湖作为界限区分的,也是沿用至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