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考过程中,考生虽然卯足劲头,但却无从下手,这就像失去了方向的汽车一样,最终依然到达不了目的地。“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做好合理的规划,才能让我们的时间不被浪费,才能提高备考效率、明确备考方向。
一、历年试题
对于历年的试题,大家要提高重视程度,建议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把历年试题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
首先,它能够帮助我们把握命题重点,即历年考察的主题,利于我们后续备考方向的把握;其次,从命题的角度来看,此类试题都是专门的命题小组反复推敲后确定题目,其科学性要高于一般模拟试题;最后,加强此类题目的作答思路,有利于考生正确答题思路的养成。
二、方法练习
在进行申论题目作答的过程中,要注意答题方法的训练,即审题、找点、加工、书写。
审题首先是审题干,由题干信息把握出作答对象,从而明确出本道题目的作答思路;其次是审要求,只有明确要求,才能把评分标准掌握清楚。
例如: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塔元庄村实现产业兴旺的举措。(20分)
要求:概括全面,表述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审题干:限定材料1;作答对象:概括举措,即做法;关于产业兴旺的做法,即有关于一二三产业的相关做法,都为作答要点;共20分。
审要求:要点齐全、尽量用材料原词原句回答,分条书写,不超过200字。
找点围绕从题干梳理出的核心关键词以及作答思路,回到材料中进行要点的寻找。在这个过程中,考生不同的信息可以采用不同符号进行标注,适当选用横线、曲线、双斜线等方式;此外,还需注意关联词汇、重点词汇、高频词汇、高档词汇的标注以及材料逻辑关系的把握,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材料核心信息。
加工把要点找完以后,考生要对要点进行加工整理,把意思一致、表述一致的要点放到一起,可以按照同主体法(群众、企业、社会、政府、国家等)、同层次(技术、管理、思想、制度等),或者五位一体(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具体可以参考给定材料的分类方向。
书写书写的过程中,要注意字迹清晰、工整。
三、素材积累
素材的积累需要渗透在日常备考中,可以积累时政热点、社会热点或者典型的人物案例等。在进行素材积累的过程中,注意素材之间的分类整理,并标注好素材可以用在哪些主题,这样才能够达到素材积累的目的。
以上就是对问题的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有条件的话可以报一个线下的班次,也可以自己买网课进行学习
考试内容的话招考公告上会有笔试考试范围,需要认真看公告,不知道怎样备考的话最好报个班次,可以系统学习和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