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好”我认为读 hao 三音

2025-04-08 08:18:3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楼上那位认为“好”作动词讲,把“逑”解释成“求”,这是人们对这句诗最容易出现的一种错误理解,很多不太好的旧注也都是这么解释的

其实“好”确实应该念三声,就是我们现在的意思

关键问题在“逑”上

这里的“逑”通“仇”,我们现在仇作姓氏还念做求,仇在上古汉语中是伴侣的意思

所以这里“好逑”就是好的伴侣

现在再说“好”为什么不可能念做四声,如果稍微了解一些古代声韵学知识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了

我们知道古代有些字可以破读,就是把原来的字念做去声(相当于现在的四声)之后词的词性或词义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雨读三声与今同,读四声就是下雨的意思,再如衣读一声与今同,读四声就是穿衣的意思

这种破读的现象直到今天还有遗留,就比如说“好”,读三声是形容词,四声就是动词,现代汉语普通话里还有很多多音字就是这么形成的

但关键就是破读是怎么产生的

我们认为破读应该起源于南北朝(其实直到南北朝人们才知道汉语是有声调的),当时的教书先生为了教学方便就让学生用改变声调的办法区别词性(虽然当时还没有词性的概念,但是已有这种语言直觉)

这样我们就知道诗经著于南北朝之前,当时还没有破读这么回事,就不可能让“好”两读

《牡丹亭·闺塾》一出里私塾老师陈最良就把“好逑”解释成“好好的求她”,就犯了这种典型的错误,而实际上是汤显祖犯的这个错误

回答2:

绝对是读三声,字典上有解释,而且“好逑”是一个词,是“好的伴侣”的意思,不能分开来将

回答3:

感谢红尘禅师点明,小弟谨记在心。抱歉我还是初中学生,如果有什么违背了读书之道,还请多多海涵。敬请指正。

另外,更感谢machinepotato为我指点迷津,让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胜感激。。。

既然我的答案不能让大家信服,那么我就删掉原来的答案。以免再让他人误入歧途。

回答4:

铁定是第三声。“淑女”与“好逑”对称。“淑”与“好”是形容词,分别修饰“女”与“逑”。“逑”是名词不能解释为追求,而是配偶的意思。所以“好逑”是好的匹配的意思。

回答5:

教材不是圣经
男儿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只要说得有道理,仅仅一句“教材说的”骗骗小孩子还行
如何让贫僧心服?
这里的“好逑”贫僧以为“逑”做动词“匹配”讲
“好逑”则是“好而逑之”喜欢她,就想跟她配成一对
“好”做动词“喜欢”讲
发四声

如今的读书人
真是令贫僧感到悲哀
谁能把发三声给贫僧解释个所以然来?
“书上这么说的”不算哈
尽信书不如无书
书上这么说
你自己又在哪里?

哈哈
machinepotato施主还是懂得的人
贫僧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