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我到其一乡场上去赶集,路上遇一老农似的人,因路途遥远,寂寞而孤单,不觉俩人搭腔而行。渐渐我成了他听者,这老人边走边谈,我俩时而停停坐坐的,他指着这乡间青石小道,沿途风景、路边商旅杂点、街坊土人、山坡竹林;还有那小溪、塘河、小桥、村寨、边远县城、石寨山堡、水码头人物等,滔滔不绝,洋洋大观地讲出了许多故事来。令我惊讶的是,他那渊博的乡村风情的话语激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我脑子不断地迷惑地想,这人是谁呀?这么有才而有趣,后来凭印象读了几本他的书,才明白此人叫沈从文。
其实这沈从文根本与我不识,只是随他写的《从文自转》中去领略一下那湘西边城山村的风景,也是顺着他的文字从小溪河中流出来。在中国现代文学人物中,沈从文先生算是一个“乡土文学”的大师。他的文章中很少有直接的抒情段式和文字,却读他的文章却却处处处载着深情。沈从文先生是位描写乡村风情和讲述民俗故事的大师。他的行文如流水般的美妙,那流水姿色和山村风光如中国水墨画那样浓淡相宜。那画轴中隐匿的故事,不停地牵动着你的情思。中国民风俗物是那样的真实。读他的作品有一种流韵之感,传神、跌宕、古朴而苍远;主干凸出而单纯,清美、厚重、浓郁。他的文章语言流畅而清新,格调清雅,意境如诗。他的笔法无不是那样把边区小镇描写得悠然,超丽而雅致。他笔下的人物无不是那样淳厚沌朴,场景也是宁静清丽。当我们静默中阅读时,一种清幽的人生和性情油然而生。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近代文学大师中,难得有这样一位因作品《边城》出名而成为旅游景点的凤凰古城。
如果以现代标准去看沈从文,是否他显得太“土气”了。他没什么文凭,只是挂名的高小学生,也没留过洋,更没有什么博士头衔。他的笔下没有什么艳丽和英雄式的人物,更看不出他是什么新奇,他总是一种山村野味,其笔风上看既谈上儒门禅学和道家根渊,又谈不上什么西方人性艺术标准,他只是一种中国山水画的韵味。一种中国浓郁的边寨风情的调式,还有那民俗精气在里面。他的小说《边城》《萧萧》《菜园》等读来分外优美。
沈从文的一生大概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当兵时期,这个时期是他所见中国最黑暗时期,从辛亥革命至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他就像一滴山涧小溪的水渠漫漫地汇入到了小河,他将沿江河而行所发生的事件,所接触的各种江湖市井人物的事情,在他纯真的思索中,汇流成了故事河流,连绵不继地写出来。这条河流越流越大,他也从偏僻的山村走向了全国历史文化的中心北京。他称自已是“乡巴佬”和“兵弃”期。这个时期是他观察社会,体验生活的阶段。在这阶段里,他积累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和经验。从一九二二年起,他在这北京边学边写“故事”。到了抗战时期,他不但成了著名的文学家了,而且成了中国著名学府北京大学的教授,这是他第二个阶段。新中国成立时,是他第三个时期,他的兴趣转向了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和中国古文物研究,这个时间他成了大学者。
沈从文虽然没什么文凭,可他最为使人称道的是他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浓厚兴趣,他读了一本很大的书,这就是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他的文化知识。同时他是一个极富有思索精神的人。他不是什么国学大儒,也不是海派人性代表,甚至一点官宦背景都没有。可他有颗善良的心灵和唯美的灵魂。他没什么文艺理论,他崇实,他笔下的风情总是那样自然。他的著述也极其丰厚,他有七八篇文集,六七百余篇文章出版。
沈从文是个行事作文十分低调的文人。他总是不经意地偶然遇上什么事,情感流动起来就写点故事,在他心中没有什么大的写作规划和惊天新闻,一切仿佛者是在“偶然”中产生。小说也好,散文也好也是情感所发。他把这些偶然事信手粘合一下,用心去点缀,用情去铺垫。实际上沈从文的文艺创作理论有点心学的笔调。他告诉我们文学创作的生命力就在于用心去感应美,体悟美。而创作的源泉就是社会知识这本永远学不完的大书。只有在社会活动中,用心去拾取那社会场景和人物,装进那“偶然”脑袋里,用情感去组织故事。这就是文学活动。沈从文终其一生的笔都放在那些村野蛮夫,市井脏人身上。“我的文章,是羡慕这些平凡,为事百事所动摇,为这小到这类职业也非常的倾心才写出来”,所以沈从文的一生行事著书都极其简单而朴实。
当我们细读沈从文的文学作品时,发现他的描写分外称奇。一座建筑物的一砖一瓦,一墙一角,一檐一梁无不细腻而有情调。又如那山坡上的一花,一草,一木,一一虫都有鲜活的名字和气息。那江河溪水的点点滴滴,一波一浪都有她的妩媚姿态。他笔下的人物分外有性情。如“清乡所见”中讲了一个故事,说某此一商会会长的千金小姐得病死了,刚埋下后就被一个街坊卖豆腐的年青男子从坟墓里挖出来,背到山洞里睡了三天,方才送回坟墓去。后来被人发觉,这卖豆腐的年青男子被就地正法。行刑前,那男人清晰地微笑着说:“美得很,美得很”。这时段细腻描写叫人称绝。“一个山大王”中也有精妙的描写。沈从文的文学描写,无论是场景,气氛和对白以及人物内心活动都是令人神往的。
我认为沈从文的诗意化语言和水墨化的情景呈现,还有行水染山式韵味是最佳的文学大师。沈从文还有很多独到行文方法,他的散文中贯穿着一些说理论点,文学观点,以及对自已作品中的一些抵触思维的申辩和抗述。这也是他文弱书生气和学者气的表现。他不愿同别人面对面的吵骂,而是以一种行事极为低调的方式来阐述自已的观点,而且他多是以一种谕句式的方法阐述他的观点。读沈从文的书就尤如品茶,其中的味只有慢慢细品才出味,那味入大脑后,有一种是是非非的话头就越来越多,自然龙门阵也多起来。这实在是茶精妙的地方。你看沈从文生于晚清末年的偏远乡村里,当辛亥革命时,他正值青春年少,他亲眼目击了太多的新奇事件。“五四”提倡新文化口号,他从边远小城独自闯入北京。1924年,沈从文就开始名噪文坛。从某种意义上看,沈从文用白话文写作的风采在那时还无人可比。以致于有人把他的作品划入“新月派”闲情类文学作品中。可沈从文一生从没同政治活动挂上钩,顶多是在学术活动中露个角,他的身份多是作家,教师,编辑,研究员。
沈从文的文学活动中,在小说中以“乡土文学”独树一派,在游记随笔式的散文在新文学里又领风骚。读他的游纪就使人想到了唐代的李白和杜甫,宋代的陆游的诗篇。他以《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和中国古代文物博物馆为目开创出一门新型的学科和专业,从而填补了我国古文化领域里的一大空白。他学术研究上的份量远远超过那些博士和留职洋学者。这样他是否已单纯地脱离了职业作家的名份,按照中国历史文化杰出贡献的成绩上看,他成了中国文化大师的行列。如果要进入什么学院学术品极的话,他应该与郭沫若相提并论。除此之外,如果以沈从文的粉丝评级的话,应该是最大最广最深的顶级人物。而今在世界各地有上百的汉学家在从事“沈从文研究”,在日本甚至还开设了“沈从文讲座”。沈从文的文化活动及中国新文化的贡献成了一种研究现象,难怪于中国近代名家大系排序中,沈从文都是高居榜首二三名。按照官方的评语称其为“沈从文是一位文坛巨匠,也是史学家和书法家”。我认为此语的评论还弱了点,他应是大师级的文化人物而不是某个牌子的家。
许多读者认为沈从文没有文艺思想或没有文艺理论,这大概是暗指他没什么文凭或没留过洋的缘故。我认为恰恰是他没这方面的束缚,造就了他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行文风格,以及独特的审美魅力的所在。我这里以新文化人物中胡适,林语堂,梁实秋等为例,他们中的思想基础和文艺理论都是洋人的,只不过他们拿到中国来照一下西洋镜罢了。所以他们的作品多是穿着洋马挂的洋丘儿。可沈从文则不同,他是戴洋手表穿中山装的土博士。这里我们不妨再多看一下沈从文的《创作杂谈》。例如:“读小说就是读社会史”“真理和热情是可传递的”这些文学观点多精辟。有些文学观点和认识可以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如当今中国的社会现象的缩影也可从民间俗语中反应出来,如“走到北京才觉得官小,走到广洲好像钱太少,走到上海才知道自已是个乡巴佬,走到重庆才发现原来自已结婚太早”。沈从文的故事极为丰满,湘西的,北京的,上海的等等,这与当今世态多少有点相似。所以生活本身就有故事,社会处处都有知识。这是沈从文的独特视角所在之处。
沈从文的一生极富有传奇色彩,在军阀混战的年月里,他以一个小兵从所见的兵匪杀人上千中,竟然多次化险为夷。只身独闯北京求学写文,饥寒交迫,如同乞丐苟且偷生。为爱情,不惜师生名份穷追不舍。在文坛骂战纷杂中,不惜自成一家,政治运动频繁的岁月里能洁身自好。在一些闲语碎语中,能把北京胡同街坊里,拾出祖先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遗物来。他在文坛上的趣事也不少,他的京派与海派言论引出一场纷争,解放后他又被定性为“桃红色”作家。
沈从文的个性极其重要。他是个老实人,他很坦诚地说出他的隐私,如他当年考北大“一问三不知,得个零分,连两元报名费都退还”,“刚到北京,我连标点符号都还不知道”。“这只算是为其他各研究部门打打杂,作后勤工作,说不上什么真正研究成绩”,他说写小说只是写故事。他的性格中有其独特的一面,他好动胆大,十三四岁就独闯江湖,二十岁就闯北京。他善良,能同各种人物打交道,能从各种人物和土俗风情中挖掘出美的品性。他明智而自信,不达目的不罢休。他执著,坚韧而刻苦。他重情讲义,就人格和品味讲,我认为沈从文是一个相当完美的大文人。
从沈从文的一生中,我们可看到许多值得当代人思索的问题。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并不全在于文凭。沈从文只有高小文化,他曾经想就读于北京大学而未被录取,多次投稿被别人当面扔进废纸篓去。相反三年后,他却成了各个名牌大学竞相聘用的教授。这对于那种以文凭和专业来妄自菲薄的行为是一种很好的警示。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社会是一本大书”,是一本永远学不完,毕不到业的大学堂,它所承载文化底蕴是无尽的创作源泉和知识宝藏。沈从文的一生给我另一启迪作用时是面对挫折和责难,要有一种耐力和精神。千万不能在挫折和困难面前自暴自弃。
以上只是杂七杂八的说点片面印象,真正要了解沈从文其人,还得找个时间去一下那湘西边城,去亲自领略一下凤凰乡土风情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