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有机胶水,无机胶水,灌胶对胶皮的区别?

使用有机胶水,无机胶水,灌胶对胶皮的区别?
2025-02-25 05:16:5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从有机胶水到无机胶水,无疑会给乒乓球运动带来非常大的影响,这也是参与这项运动的人普遍关心的问题。

下面从详与略、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来分析

从外部现象分析,简单的说就是:

有机胶水: 由于相似相溶原理,含有机物的胶水可以渗透到球拍的海绵里充起气泡,让海绵迅速膨胀,增加击球后的速度。但这种胶水易挥发,产生有毒气体。对运动员的身体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在乒乓球比赛前,会有一个专门贴球拍的地方。

无机胶水(水溶性胶水):无毒,但是会减少击球后的速度。根据国际乒联商议决定,在北京奥运会后,一律使用无机胶水。所以那个专门贴球拍的地方也会成为历史。

鉴别方法非常简单,由于二者的最大区别即是否含有有毒的有机溶剂(下面有具体介绍),因此只需要闻一闻,有机胶水气味刺鼻,无机胶水却没有。

从内部化学性质引起的表象具体分析,

一、有机胶水:
传统的乒乓胶水主要配方都是天然橡胶+有机溶剂(有些还会加少量的合成橡胶)。其中主要起粘接作用的就是橡胶,橡胶粉溶于溶剂,溶剂挥发以后橡胶就把两个粘合面连接起来。而最为球友们看中的灌胶的能力则来自于溶剂,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建议直接把溶剂涂在残胶很厚的海绵上的原因。溶剂使海绵膨胀大致就是两种作用,一是溶剂挥发成气体充塞于海绵内部的细小空隙中(有点像给气球充气?);二是暂时改变了海绵内部的结构(应该是拉伸了其交联结构),这种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是可逆的,所以灌胶的维持效果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海绵膨胀以后被固定在球拍上使其长期处于拉伸状态,则这种改变将可能被固定下来,也就是说海绵将无法回到原来的形态或者只能部分的恢复(自然弹性变差),这就是灌胶后打完球要及时将海绵撕下来的道理。海绵是一种橡胶制品,也是有机物;有机物溶于有机溶剂,溶质的分子结构和溶剂的分子结构越相似,溶解就越容易越充分,这就是中学化学课学过的“相似相溶原理”。上面说的第二种作用其实也是溶解的一种表现。但由于海绵本身不是纯粹的天然橡胶加之厂家选择胶水溶剂也有所考虑,所以海绵不会像胶水中的橡胶一样充分的、快速的溶解于胶水之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海绵本身的成分有少量的溶解,所以灌胶肯定有损于海绵,缩短其正常使用寿命。再概括一点,只要是有机溶剂作用于橡胶制品类的有机物,肯定对其有损伤,只不过是其作用的强弱不同而已。各个厂家对胶水的研发主要体现在溶剂上,既要膨胀效果好又要低毒。早期采用的一些溶剂,虽然膨胀效果不错(如苯、二甲苯、氯仿、四氯化碳等等),但毒性也较大。后来就采用环己烷、正庚烷为主的低毒溶剂,单用环己烷或者正庚烷膨胀效果确实不如前面提到的含苯或 氯 溶剂)。环己烷、正庚烷的碳原子数与苯、二甲苯的碳原子数是一样的,特别是环己烷,其结构也和苯环相似,这正是“相似相溶原理”,苯一类的膨胀效果不是好么,那好,就从结构和苯相似但是毒性小的有机物里面找,这就是胶水的发展思路。为了提高胶水的膨胀效果,在以环己烷或正庚烷为主的单一有机物溶剂的基础上,往往还要加入少量乙酸乙酯或乙酸丁脂之类的有机物形成混合物溶剂。至于到底加什么,加多少,这就看各个厂家的能力了,这也是胶水配方的秘密所在。所以业余球友喜欢灌胶的,完全可以使用环己烷代替廉价胶水,性价比高得多。至于其它的一些溶剂,比如高标号汽油,发胀海绵的效果肯定是有的,但是毒性比环己烷大。说到毒性,有机溶剂都是有毒的,只不过毒性大小不同而已。一般来说,苯之类的毒性是较强的。环己烷则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国际乒联检测胶水有没有毒,检测什么,就是主要看含不含苯、氯之类的。所以可以下个总结,那就是胶水肯定是对海绵有损伤的,也是有毒的。但是如果使用低毒溶剂(比如前面提到的环己烷、乙酸乙酯之类)的胶水对健康的影响应该是很小的。

二、无机胶水(即水溶性胶水):
所谓无机胶水,是添加剂中不含镁、磷、铝、铁等化学成分,化学活性好,防水防潮,固定碳降低量少。与有机胶水相对应,无机胶水就是指溶剂中不含或含较少有机化学成分的胶水。水溶性胶水也因此得名。两相比较之下,无机胶水可以保证人体健康。然而却要付出球拍弹性减弱、击球速度下降的代价。
无机胶水(水溶性胶水)主要由以下组份组成:聚乙烯醇;白乳胶;硬脂酸钠;滑石粉;尿素;乙二醇;蔗糖;香精;水。

回答2:

无机时代”晨曦已露,但什么是无机胶水?为何要用无机胶水取代有机胶水?无机胶水的使用会给乒乓球运动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未必每个人都十分明晰。

有机胶水未必有毒

有机胶水和有毒胶水之间并不能划上等号。

什么叫有毒?什么叫无毒?在有机胶水时代,这个问题很难是回答。两者都用低沸点有机会作为溶剂,橡胶作为粘合剂。只不过前者溶剂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物质,这些物质的长期吸入可能会导致患上严重疾病,所以在1995年被国际乒联取缔。当时最有名的事件,莫过于金泽株在天津世乒赛战胜王涛之后,被查出使用有毒胶水而成绩无效。

1995年以后,粘合球拍所使用的无毒胶水大都采用长链烷烃或环烷烃作为溶剂,少数含有具备增弹作用的添加剂。这些物质属于微毒性或弱毒性,虽不至对人体造成明显影响,但浓度标注或使用者为过酸体质时,仍可能产生比常人眼中的反应。

发生日本球迷在刷胶时昏倒的情况成为了国际乒联改革的导火索。

无机胶水以水为溶剂

以往所使用的胶水多采用挥发性有机溶剂,这类溶剂具有较低的熔、沸点,在常温下挥发速度快而易变成气体。国际乒联这次规定的非挥发性是以水作为溶剂,只要挥发性低于水的溶剂,均可以被定义为“非挥发性”,不一定水作为溶剂。

与有机胶水相对,无机胶水是以无机物(多为水)作为溶剂的。

新规则背后的经济推手

毋庸讳言,新规则的实施对于乒乓球厂家而言是一次巨大的商机。

尽管从表面上看,只是使胶水从“有机”变成了“无机”,但它却能带动乒乓球胶水、底板、胶皮、海绵的一系列变革。仅仅就胶水这一项,无机胶水的价格要远远高于有机胶水。

从目前的市场占有率来看,日本的乒乓球生产厂商将是这次改革的最大获益方。

无机胶水带来的影响

有机时代,选手大量使用有机胶水“灌胶”、借助有机溶剂对橡胶的膨胀作用,使得胶皮产生更柔和和爆满的手感与更好的蓄能能力,最终获得更大的威力。

无机胶水使用的溶剂为无机物,理论上不能使得橡胶产生“溶胀”,因此对于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转都会有影响。马琳表示,如果从“更快、更高、更强”这个角度而言的话,这项改革无疑是反其道而行,前世界冠军刘国正更是直言,“乒乓球的观赏水平倒退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不过,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副主任于斌表示,“国际乒联的这项改革使得乒乓球运动更绿色、更环保、更健康。中国乒协全力予以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