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人为和自然自爆的较有效的方法是有2种方法:
1、根据玻璃破碎散落的地面面积来看,如果是人为的碎片面积会比较大,因为受力的缘故,是自然的面积会比较小,因为他是受内应力的影响,没有外力的冲击。
2、根据破碎的碎片看能否找到一个撞伤的痕迹,如果人为的玻璃碎片上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撞击痕迹,相反则无,另外钢化玻璃破碎后不会完全变成一颗颗的,有很多是连在一起大的,所以应该可以找到,但必须要保护好现场。
减少钢化玻璃自爆的方法:
1、使用含较少硫化镍结石的原片,即使用优质原片;
2、避免玻璃钢化应力过大;
3、对钢化玻璃进行二次热处理,通常称为引爆或均质处理。进行二次热处理时,一般分为3个阶段:升温、保温和降温过程。升温阶段为玻璃的表面温度从室温升至280℃的过程;保温阶段为所有玻璃的表面温度均达到290℃±10℃,且至少保持2h这一过程。
降温阶段从玻璃完成保温阶段后开始降至室温75℃时的过程;整个二次热处理过程应避免炉膛温度超过320℃,玻璃表面温度超过300℃,否则玻璃的钢化应力会由于过热而松弛,从而影响其安全性。
4、在玻璃上贴高性能聚酯薄膜。聚酯薄膜俗称安全防爆膜,玻璃因各种原因碎裂时,可以粘住玻璃碎片防止飞溅,保护建筑内外的人员不受飞溅的玻璃碎片的危害,风雨及其他外来物也难以对室内造成破坏。安全防爆膜可以和有机胶一起与框边系统相连,组成一个玻璃薄膜保护系统防止坠落。
扩展资料:
钢化玻璃在无直接机械外力作用下发生的自动性炸裂叫做钢化玻璃的自爆,根据行业经验,普通钢化玻璃的自爆率在1~3‰左右。
扩大产生自爆的原因很多,简单地归纳以下几种:
1、玻璃质量缺陷的影响
玻璃中有结石、杂质,气泡:玻璃中有杂质是钢化玻璃的薄弱点,也是应力集中处。特别是结石若处在钢化玻璃的张应力区是导致炸裂的重要因素。
结石存在于玻璃中,与玻璃体有着不同的膨胀系数。玻璃钢化后结石周围裂纹区域的应力集中成倍地增加。当结石膨胀系数小于玻璃,结石周围的切向应力处于受拉状态。伴随结石而存在的裂纹扩展极易发生。
2、玻璃中含有硫化镍结晶物
硫化镍夹杂物一般以结晶的小球体存在,直径在0.1—2㎜。外表呈金属状,这些杂夹物是Ni3S2,Ni7S6和Ni—XS,其中X=0—0。07。只有Ni1—XS相是造成钢化玻璃自发炸碎的主要原因。
已知理论上的NIS在379。C时有一相变过程,从高温状态的α—NiS六方晶系转变为低温状态β—NiS三方晶系过程中,伴随出现2.38%的体积膨胀。这一结构在室温时保存下来。如果以后玻璃受热就可能迅速出现α—β态转变。
如果这些杂物在钢化玻璃受张应力的内部,则体积膨胀会引起自发炸裂。如果室温时存在a—NIS,经过数年、数月也会慢慢转变到β态,在这一相变过程中体积缓慢增大未必造成内部破裂。
3、玻璃表面因加工过程或操作不当造成有划痕、炸口、深爆边等缺陷,易造成应力集中或导致钢化玻璃自爆。
4、钢化玻璃中应力分布不均匀、偏移。玻璃在加热或冷却时沿玻璃厚度方向产生的温度梯度不均匀、不对称。使钢化制品有自爆的趋向,有的在激冷时就产生“风爆”。如果张应力区偏移到制品的某一边或者偏移到表面则钢化玻璃形成自爆。
5、钢化程度的影响,实验证明,当钢化程度提高到1级/cm时自爆数达20%~25%。由此可见应力越大钢化程度越高,自爆量也越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化玻璃
判断玻璃是自然破裂还是人为破坏致裂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观察玻璃散落的地面面积
从玻璃破裂后散落在地面的面积来看,如果是自然破裂的话,散落地面的面积会比较小,因为该玻璃主要是受到内应力的影响而破裂,并没有受到外力的冲击。
如果是人为导致玻璃破裂,应为受到外力的作用,玻璃破碎的面积会相对于自然破碎的大。
2、观察破碎的痕迹
如果玻璃是自然碎裂的,会呈现不规则的裂纹。
如果是人为破坏导致玻璃碎裂的,那便会出现很明显的撞击痕迹,有爆裂的中心点,并由中心点呈层层圆形裂纹、以及放射状裂纹扩散。
扩展资料
玻璃里一般只有钢化玻璃才会产生自爆现象,其产生自爆的原因很多,简单地归纳以下几种:
1、玻璃质量缺陷的影响
(1)玻璃中有结石、杂质,气泡:玻璃中有杂质是钢化玻璃的薄弱点,也是应力集中处。特别是结石若处在钢化玻璃的张应力区是导致炸裂的重要因素。
结石存在于玻璃中,与玻璃体有着不同的膨胀系数。玻璃钢化后结石周围裂纹区域的应力集中成倍地增加。当结石膨胀系数小于玻璃,结石周围的切向应力处于受拉状态。伴随结石而存在的裂纹扩展极易发生。
(2)玻璃中含有硫化镍结晶物
硫化镍夹杂物一般以结晶的小球体存在,直径在0.1—2㎜。外表呈金属状,这些杂夹物是Ni3S2,Ni7S6和Ni—XS,其中X=0—0。07。只有Ni1—XS相是造成钢化玻璃自发炸碎的主要原因。
(3)玻璃表面因加工过程或操作不当造成有划痕、炸口、深爆边等缺陷,易造成应力集中或导致钢化玻璃自爆。
2、钢化玻璃中应力分布不均匀、偏移
玻璃在加热或冷却时沿玻璃厚度方向产生的温度梯度不均匀、不对称。使钢化制品有自爆的趋向,有的在激冷时就产生“风爆”。如果张应力区偏移到制品的某一边或者偏移到表面则钢化玻璃形成自爆。
3、钢化程度的影响,实验证明,当钢化程度提高到1级/cm时自爆数达20%~25%。由此可见应力越大钢化程度越高,自爆量也越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化玻璃
只要不是钢化玻璃,自然裂的玻璃成线状,一般都是受外框受力变型所致,人为裂的从裂的地方成放射性向四周散开,而且玻璃表面有人为破坏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