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培养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的学校。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它对培养党、政、军主要领导干部,对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都作过重要的贡献。党的干部教育和党校教育,从党的诞生之日起,就是党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1921年8月,毛泽东等在湖南长沙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1922年10月创办的上海大学,均起到党校的作用,为党培养了一批干部。1923年冬,安源党组织创办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地方党校——安源党校,由刘少奇兼任校长。以后中共北京地委在李大钊的直接领导下筹办北京党校,上海、广州、武昌等地均建立党校。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白色恐怖中,党在极端困难条件下,采取举办秘密的短期训练班方式,积极地培训党员和干部。1933年3月在瑞金洋溪村建立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它是中央党校的前身,任弼时曾任校长,张闻天兼任过校长,董必武兼过副校长。刘少奇、陈云、李维汉等均到校讲过课。1934年10月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干部和留校学员随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到达陕北后立即复校,改称中央党校。先后设于瓦窑堡、保安、定边等地。1937年初迁到延安。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争取抗战的更大胜利,党加强了党员和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党中央决定从前方和抗日根据地调回大批高、中级干部进中央党校学习。党校规模扩大,学员班次达到30多个,学员总数达3000余人。1942年初毛泽东亲自兼任校长,并为党校新建礼堂题写了“实事求是”的校训。1942年2月中央党校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讲,延安整风运动就是从中央党校开始,后逐步推向全党的。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中央党校的大部分学员返回工作岗位。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中央党校暂时停办。解放战争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为迎接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中央于1948年7月决定创办高级党校,名为马列学院,刘少奇兼任校长。马列学院第一班于同年11月8日在河北省平山县李家沟开学。1955年8月,更名为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林彪、江青、康生一 伙的摧残和破坏,中央党校停办,走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央党校复校。几十年来,中央党校毕业的学员遍及全国各条战线,其中不少人担负了党、政、军和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领导职务,为党的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央党校市领导干部培训学校,肩负党的领导的长远性,是特殊的学校,直接由国家最高权利机构领导,他的地位是正国家级。
中共中央党校创建于1933年3月13日,是轮训和培训中国共产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最高学府,是中国共产党中央直属的重要部门,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和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