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我写的浙大的,你改改看吧,都不容易啊!
尊敬的浙江大学招生办老师们:
您们好!
我叫,来自辽宁省学校,想要报考贵校的小语种提前录取。
我和英语结缘很早,四岁起便在幼儿园老师的教导下开始了英语学习,在之后的十四年时间里,英语一直是我的好伙伴。小学时优异的成绩使我有机会考入东北知名的学校,并顺利进入英语特长班。初中期间,我又因为英语成绩突出被选派赴德国参加为期半个月的学习交流。交流期间,我作为小组的英文翻译表现出色受到老师同学的好评,在受到交流城市的市长接见时,我机智的用突击的德语回答了市长的提问,受到了市长先生的赞扬。而这段难忘的交流经历也坚定了我学好外语做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的决心。进入高中之后学习越发紧张,我却并没有因此减少对英语的投入。在2008年的“汉语桥”美国校长中国行沈阳站中,我担任了随团翻译,受到美国校长们的交口称赞。更在“汇丰杯”英语演讲比赛中取得了优秀奖的好成绩。
除此之外,唱歌、写作、钢琴等也陪我度过了学习之余的时光。三年的声乐学习,我收获的,不只是那张洒满汗水的十级证书,更多的时候,我喜欢用歌声去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从小学起一直陪伴我的钢琴,也和我一起经历了从古典名曲到流行音乐再到高雅歌剧的“三级跳”。写作时,从笔尖流泻出的一个个字符、词汇,无一不是我心灵感受的释放;完成后,看着自己把心中的情感都凝成了纸上的方块,一种成就感就油然而生。还记得初三时第一次获得沈阳市“观书有感”读书征文比赛一等奖时,面对着电视台记者的摄像机,从颁奖老师手中接过作为奖品的整整三十本中外名著,心中的激动是难以言喻的。后来,虽然又先后获得过省市的作文奖,心中,却更多的是沉淀大过了喜悦。高一时,和几个同样热爱文学的朋友一起编辑班刊,一起讨论修改文章,一起为排不好版发愁,一起抱着做成的样刊傻笑……而课余时间阅读积累的知识,更是帮我取得了三星智力快车沈阳站第四名的好成绩。
有人说,大学,是人类把不可或缺的智慧世代流传的殿堂。可见大学对人类的重要性。选择浙大,选择的是那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如诗如画;选择浙大,选择的是和全国顶尖高手同台竞技的紧张快感;选择浙大,选择的是在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师教诲的得天独厚;选择浙大,选择的是“求是”,是信仰真理,为真理为祖国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在当今这个世界,挑战是有的,而机遇更是空前的,只有掌握丰富知识的人才能在时代拥有一席之地。而语言,作为世界通用的工具,就是帮我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的助力。在万余名和我一样向往浙大的申请者中,我的成绩并不是最优秀的,甚至自身还存在着不够细心的缺点。但是选择了浙大,就要以“求是”精神要求自己,克服自身的弱点,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阿甘正传》里最为人称道的一句话是:人生就像盒子里的巧克力糖,什么滋味,充满想象。但我想说,只要努力,只要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盒子里的巧克力,哪怕再粗糙,也会在舌尖缠绵出最细腻的甜。
海到无边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我有着这份自信,如果浙大给我一个机会,我会还浙大一份惊喜。请接受我的申请,因为这将改变的不只是我一个人的人生。
看看行不……反正我这个被录了。
我的表前天交上去的
其实不用那么麻烦,因为格子很小,尽量简练一些就好但是要能说明问题,如果学习成绩很好的,就把自己往天上夸一夸,这奖那奖这职务那职务的,用不着什么谦虚不谦虚的,有什么写什么,如果成绩不理想的,就往大里空里说,芝麻大点好事都往西瓜大的说,然后感伤一下,抒情一下,适当的引用诗句就行了,注意格子最好不要写的太满。。。
后面对专业的认识取决于你报的专业
首先要夸你报的学校,其次要夸你选的专业,最后要夸你自己
同时还要把中国与对象国的交往关系往大里好里说什么“中X两国世代友好,两国民间来往也十分频繁”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