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农户小额信贷是指为解决农户在生产中的资金困难问题,金融机构通过加大支农信贷投入,简化职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办理程序,更好的发挥其在兵团“三农”工作中的促进作用优势而开办的基于农户信誉,通过一定的程序确定的贷款资金限度和贷款时限范围内向职工农户办理的一项信贷业务行为。为支持金融机构对农户贷款投入的积极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优惠政策,主要一是对在税收方面,对涉农贷款的税收实行营业税优惠税率,二是在财政方面,对涉农的增量贷款,给予财政奖补。兵团农牧团场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在兵团改革进程中,为解决农工生产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保障了兵团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新疆兵团小额信贷发展概况
新疆兵团作为我国唯一的实行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管理体制的组织,她肩负着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屯垦戍边”的神圣职责。同时还是国家计划单列单位,特殊的成立历史背景、特殊的神圣职责和生产生活环境使得新疆兵团拥有了独一无二的管理体制。在2000年以前,兵团主要以国营农场(农垦企业)的管理方式来发展农业经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成分相对较高,涉及农业发展的贷款运作模式多以兵团农牧团场为主要对象,按照“统贷统还”的模式运作管理。团场职工缺少相应的自主经营权,在发展农业生产上只负盈却不负亏,造成团场经济发展上出现严重的亏损,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兵团团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自2001年以来,随着兵团研究出台的《关于深化农牧团场改革的意见(试行)》,继续深化兵团农牧团场管理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改革方向就是将自主经营权和民主权下放到职工手中。改革意见的制定出台,对促进兵团团场管理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解决兵团团场职工“两费自理”后日益增长的信贷需求,各银行等金融部门陆续开展了以团场职工为贷款人的涉农小额信用贷款的金融服务产品。在兵团团场职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开展之初,主要的投放主体是农业银行以及农信社(部分地区改组为农商银)。随着兵团团场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拓展,其他金融机构也陆续参与其中,形成了当前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开展的局面。
(二)兵团农牧团场小额信贷的运行模式
兵团的小额信贷业务在开展和推广上和内地省市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主要原因就是兵团特殊的体制造成的。通过内地省市小额信贷运作成功的模式来看,大部分是在非政府组织的主导下开展和推广的,通过自身依托市场的自发力量进行发展壮大。在兵团,金融机构成为了兵团小额信贷业务的主导,经营单位是各团场,同时,配合金融机构来发展这一业务。因此,该项业务在兵团各团场迅速开展起来。银行机构创造性的把开展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和兵团特殊的管理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走出符合兵团特点的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