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卫生网校上查到的:第一单元考基础综合部分,第二单元考内科,第三单元考外科,第四单元考妇科、儿科。
这只是大概的哦~~
第一天上午多是基础科目题,以及小部分内科题
第一天下午多是内课题,小部分外科题
第二天上午多是外科,小部分内课题
第二天下午基本都是妇产科和儿科题
误区一、等到考前再复习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包含的科目比较多,涵盖的知识点也较复杂,考试中的题目难度也是比较大的,通过率也是比较低的,即使基础再好复习时间也不够。
误区二、等实践技能成绩出来后再复习笔试
每年实践技能成绩出来后,距离笔试考试最多两个月的时间,利用两个月时间复习所有笔试科目,时间不够。
误区三、技能考试考前1周看看就行
随着考试难度加大,监考也越来越严格,技能考试通过率也较以往低,且技能是执业医师考试的门槛,如果门槛迈不过去就要再等一年很可惜,所以一定要重视。
误区四、复习考试只需复习占比值高的科目就行
“三理一文+预防”同样重要。每年考试“三理一文+预防”占整个考试22%的比重,执业医师约占154分,助理医师约占65分。这是相当高的分值,会影响总体通过率的,所以很重要。
误区六、生物化学”和“统计学”要有选择性的学习
“生物化学”和“统计学”在考试中所占分值比例不高,大概不到20分,而且这两个科目是比较难理解的,弄明白是需要耗费时间的,建议不要把大把的时间用在这上面,以免耽误其他科目的复习
误区七、只做题就能通过考试
执业医师考试的形式是多变的,只做题不能把所有知识点涵盖,且只做题,不总结不记忆,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误区八、只听视频也能通过考试
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复习视频课程上是不科学的,要和老师在课堂上互动,有问题第一时间寻求老师解答。
避免以上误区,抓紧时间复习,做到课程与习题同步,学会举一反三,所占分值比重较大的着重复习。
备考方法:
第一步:准备工作
把所有的复习资料书目找齐,并制定一个复习时间计划表;时间充裕的可以制定一个半年计划,时间较短的可以采用季度计划,并留出一定的时间准备考前冲刺。
第二步:体会原卷
启动复习前,将近几年试题做一遍(完全凭自己的基础答题,不要翻书),不仅要评估分数,了解自身差距还有多大,更要关注考试如何出题,题型是什么样的,出题的方式,侧重点等。
第三步:背考点
按照计划开始分科复习,争取掌握70%的考点。不要钻牛角尖,一些偏题、怪题可以不用下太大工夫,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第四步:做习题,把握命题规律
做对了某道题说明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注意:蒙对的不算),错题无疑是自己的薄弱环节,另外把握本章出题的重点、难点也是这一步的关键。
第五步:研究教材
根据总结试题练习的结果,按照指定复习指导书开始复习,既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更要突出重点和薄弱环节。考题涉及的知识点很细,书要细看,按照过去背条条框框的复习方法根本答不好题。
第六步:把习题涉及到的考点在教材或指导上画出来
切记:没有做对的题(包括蒙对答案的题)要做好标记。重点注意的应该是那些没有掌握的知识。调整复习方向和方式,适应考试的命题方式,越到后面越轻松。
第七步:整理错题
复习一遍后,切忌又从头再来,因为时间已经不多,这时是最紧张和关键的时候。只需要认真整理错题和相关知识点,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第八步:模拟测试
考试前两周内找三至四套模拟试题练习,切记:还有不明白或记忆不准确之处务必把与之相关的知识牢固掌握。这一步的关键是要选好模拟试卷,否则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