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他最大的弱点是心胸狭隘,太过于忠心耿耿,过于感恩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将私人感情国家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而不能从国家大局出发为蜀汉着想,最终使得蜀汉走向末路。
诸葛亮,在我们的认识里,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范。确确实实,他的出场,似乎就是为了蜀汉而来,而生命的最后,也是为了蜀汉而去。
这的确是一个难得的品质,在个人情感来讲是无可挑剔的,因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一种至纯至美的品德,让人间有温暖、有爱。
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宰相来讲,身处地位极高,以个人情感的好恶,决定国家大政方针的走向,是极其愚蠢的。
古往今来,无不是有才能者居之,当年公子小白击败公子纠,终成一代霸主;唐代李世民攻伐哥哥李建成,终于开创贞观之治,这几乎是一条定论,时代里有千千万万的人,更是由人创造的。
而反观当时的蜀汉,刘备临死前已嘱咐他假若刘禅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可以取而代之,带领蜀汉进入新的时代。
但是他没有,依然抱残守缺,以一个高昂的斗志,辅佐一个毫无作为的君主。当他北伐的过程中,刘禅在后宫嬉笑怒骂;当他为国事操碎了心的时候,刘禅依然和宦官走在了一起。
这何尝不是一种希望的破灭与悲哀呢,而这也注定了蜀汉的灭亡。
诸葛亮最大的弱点就是太过相信自己,以及太过忠心了,以至于最后执意连续北伐,把蜀国的国力消耗一空。
比如说魏延,他作为降将,刘备却让他镇守汉中要地,和关羽地位相同!反观诸葛亮,却显得极为谨慎。或许,与其说是性格谨慎,不如说是不善用将!
诸葛亮最大的缺点就是勇气不足,在第一次出征时是有机会打下长安的,魏廷所出的计是可行的.只是诸葛亮不敢做.这在后来他自已总结时说的临事而惧是客观的.
只有四个字,即:不善用将!试想一下,如果诸葛亮能像刘邦、刘秀、刘备、曹操等那样,善于使用参谋马谡,和大将军魏延等人,那么蜀国也就不会衰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