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安全情况报告对可能影响青岛市前海海域水质的陆源因素、城市基础设施故障对前海水域的影响、部分违法排污单位对前海水质影响及涉油单位对前海水质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根据环保部门职责,为了保障前海一线海域水质质量,积极采取了多项措施。
可能影响前海海域水质的陆源因素。
城市基础设施故障对前海水域的影响。沿延安一路至石老人前海一线,青岛市共建设了6个泵站,主要用于收集城市生活污水并输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前海青岛市建设了团岛污水处理厂和麦岛污水处理厂,主要用于处理市南和崂山区产生的污水。一旦泵站或城市污水处理厂出现故障,必将导致污水直接排入前海,影响海域水质。部分违法排污单位对前海水质影响。从延安一路至石老人一线共分布了25个暗渠,主要用于雨水排放。但是从去年检查情况看,部分饭店为了方便直接将污水排入暗渠,并通过暗渠排入海域,对海域水质造成一定影响。当时已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了处理并限期整改。
涉油单位对前海水质影响。青岛市前海一线分布了大量使用燃料油的单位,一旦出现燃料油泄漏,将可能导致燃料油通过暗渠进入海域,对海域水质造成污染。
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根据环保部门职责,青岛市环保局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以保障前海一线海域水质质量。
组织开展了风险源排查工作。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管理与非常态管理结合"的原则,对前海一线范围内33家使用燃料油单位和61家汽车修理厂进行了逐一调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进行了限期整改。同时制作了《青岛市影响浮山湾海域环境陆源隐患点位图》,在图上详细标注了暗渠、泵站和涉油单位的位置,一旦出现海域污染,青岛市环保局执法人员将根据图纸迅速查明陆源污染源位置,并采取截住污染源等有效措施控制污染。
组织召开奥帆赛期间环境风险保障会。4月3日青岛市环保局组织召开了奥帆赛期间环境风险专家保障会。在市南分局、崂山分局结合前海一线排污以及前海一线燃料油产生的溢油污染等问题汇报了保障措施及建议的基础上,与会专家就前海排污、溢油污染以及危险化学品管理等反面发表了意见,提出了相应防范措施。
建立应急信息化管理系统,并组织培训。为保障环境安全,加强隐患单位管理,迅速、科学的处理突发环境事件,青岛市环保局建立了突发环境信息化管理系统。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将青岛市重点隐患单位基本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专家咨询库、应急物资信息库、突发环境事件指挥系统、危险化学品性质、应急演练等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既有助于青岛市监察人员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的监管,又便于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处置。尤其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过程中,依靠信息化管理系统,监察人员能迅速查明事发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存储状况、事发单位厂区环境以及厂区外区域环境,确定处置方式以及预防重点。同时,于5月5日对全市环境监察系统的监察科长和负责应急工作的人员进行了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培训。通过培训,监察人员初步掌握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和有关数据的录入,为更好的使用此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关范文:
城市用水
经济增长,用水量未必持续增长
随着我国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城市用水总量出现了负增长
应对城市用水未来增长趋势作出科学预测,避免作出不符合实际的判断
全国城市年用水总量在1994年达到峰值489.46亿立方米,此后出现了连续5年持续下降的趋势。1999年城市年用水总量下降至467.51亿立方米。城市综合人均日用水量(包括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自1990年至1999年从671.0升降至536.37升,下降了20.1%。从1994年至1999年,虽然纳入统计的设市城市增加了46个,但城市年用水总量却仍呈下降趋势。年生产用水量由1994年的313.61亿立方米降至1998年的236.48亿立方米,下降了25%。但包括城市商业等公共用水的城市生活用水由1990年的100.10亿立方米,增加到1999年的189.62亿立方米,增长了89.4%,年均递增7.69%。
与此同时,我国城市用水“供需比”(城市日供水能力/城市高峰日需水量)在80年代末期降到了最低的0.83,到90年代中期回复到了1.0左右,1998年达到了1.20,它表明城市日供水能力和城市高峰日需水量的比值持续回升,城市供水设施短缺矛盾已经逐步缓解。
我们可以拿我国城市人均综合用水水平同国外作一个比较。有关资料显示,欧洲15国1980年和1991年综合人均日用水量始终在260升左右,虽然我国城市综合人均日用水量在90年代有了明显下降,到1999年为536.37升,但仍为欧洲15国1991年平均值的2.06倍。我国1996—1998年人均家庭日生活用水分别为135.36升、138.22升和141.45升,年递增2.22%。欧洲15国1980年和1991年人均家庭生活和住区小商业用水平均分别为154升和161升,年递增0.41%。我国目前家庭生活用水器具和设施,包括热水系统有关设施正在逐步普及,因此,我国人均家庭生活日用水年递增率高于欧洲平均值。
从以上数字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生活用水还将继续有所增长,但目前的用水水平已逐渐在向欧洲国家靠拢;欧洲国家城市人均日综合用水量近10余年来始终保持在260升左右,仅为我国目前该值的1/2。发达国家单位取用水量产生的GDP产值为我国的6—25倍。尽管各国城市用水结构不尽相同,我国进一步节约用水还有很大潜力,特别是节约工业生产用水和其他公共用水。
其他相关:
http://sd.house.sina.com.cn/news/2006-01-05/09433898.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237616.html
http://news.sohu.com/20080618/n257589099.shtml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发展环境已经是一个城市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树立城市形象与提升城市能力的过程中,如何把握以及掌控青岛市的发展环境将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搞好本次发展环境调查与评价是准确把握正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是青岛市“十一五”规划的需要,是加快推进青岛市扩大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需要。
NIDO ITPO-CHINA 中国投资环境专业委员会通过对国家发改委入选的现代化、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等56个专题(立项内容),“十一五”城市41个核心问题和全国各地“十一五”规划相关内容的考察,对于青岛市特别是在“十一五”以及奥运前期,着眼未来、放眼世界,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体现现代人文精神,从发展环境的角度和范围探讨青岛市的城市战略、城市环境、城市结构、城市治理、城市管理、城市产业、城市文化、城市品牌、城市效益、城市导引、城市规范、城市发展、城市经营、城市服务、城市现代化、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使青岛市尽快充实城市实力、提高城市能力和城市活力、挖掘城市潜力、增加城市魅力、扩大城市容量、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加强城市国际化。
中国投资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黄静博士担任该项目总负责人。
拟针对的方向性问题
本项目通过探讨如下领域,本项目拟针对如下领域涉及发展环境中的方向性问题:
1. 青岛市城市经济国际化
2. 资本融通跨国化
3. 科技文化国际化
4. 产业结构高级化
5. 人居环境生态化
6. 政府组织管理高效化
7. 竞争能力提升与倍增
对青岛市发展环境进行3级区域(全国范围、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定位与制图。
为青岛市确定中长期发展机会 的领域与重点:
1. 发展机会空间分布。
2. 发展机会产业分布。
确定青岛市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几种条件,包括现代化环境、工业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国际化条件等。
为青岛市解决对外宣介中引导性不足的主要问题,如:
1. 权威性
2. 科学性
3. 实用性
4. 艺术性(部分)
为青岛市建立一套发展环境监测评测体系,可以通过季度或半年度调查反映发展环境动态信息,并建立一excel统计程序协调处理发展环境监测信息。
为青岛市政府提出一套发展环境改善方案。
具体实施见“发展环境评价及相关技术说明”文件 。
项目成果体系
1) 1个组织实施方案;
2) 1项总报告和5项专题报告;
3) 2套指标体系;
4) 1套投资机会GIS图件;
5) 4套调查表;
6) 4套统计程序;
7) 1套印刷报告;
8) 1套成果光盘。
报告/专题报告、指标体系和调查表列表:
(1) 青岛市发展环境项目总体报告
(2) 青岛市发展环境评价专题报告
(3) 青岛市投资机会研究与招商分析专题报告
(4) 青岛市现代化环境研究专题报告
(5) 青岛市工业化发展环境研究专题报告
(6) 青岛市可持续发展环境研究专题报告
(7) 青岛市发展环境信息发布幻灯片
(8) 青岛市投资机会GIS空间制图成果
(9) 青岛市发展环境标体系设计
(10) 青岛市投资机会指标体系
(11) 青岛市总控调查表
(12) 青岛市发展环境社会调查表
(13) 青岛市商务环境调查表
(14) 青岛市优势调查表
来源
这种事你给200分不行的,给200元人民币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