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历史上是谁擒住了方腊

2025-02-23 14:28:1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 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方腊和妻子、宰相方肥等人被忠州防御使辛兴宗所俘虏,藏匿在洞中的七万起义军被杀,方七佛等人逃走。

  2. 简介:

    方腊(公元1048-公元1121年),又名方十三,北宋睦州青溪县万年乡(今淳安)堨村人,一说宋代歙州(治歙县,即徽州)人,后迁至睦州青溪县万年乡(今淳安)堨村,北宋末年持异见者反叛领袖。方腊利用三地交界处的六甲岭上(覆船山主峰搁船尖)的明教(又称摩尼教)组织群众,于公元1120年(徽宗宣和二年)秋举行起义,聚众百万,攻占六州五十二县,方腊自称“圣公”,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宋徽宗派童贯统西北精兵十余万南下镇压起义。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四月,起义军最后一个据点青溪梓桐洞被宋军攻破,方腊父子等52名首领被俘。公元1121年8月,方腊被朝廷处死,反叛失败。

回答2:

北宋末年的这四支义军,无论是从影响和规模来看,江南方腊的起义都是首屈一指的,远非山东水泊梁山上的宋江所能望其项背,这四支起义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 点,就是起义的时间很短,刚刚打起革命的旗帜,燃起斗争的火焰,旋即被镇压和扑灭。同时义军都是被政府军所剿杀的,与宋江的梁山英雄们八杆子打不上边。从 起义的时间来看,宋江比方腊稍早,也比方腊早些时候完玩,方腊于公元1120年十月在安徽歙县起义,建立了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52个县在内 的农民政权,从起义初的一千多人发展到后来的百多万人,而朝廷派来征剿的大军仅统帅童贯麾下就有十五万精兵,其次方腊起义沉重的打击了北宋政权,并且严重 破坏了江南富庶之地的生产力,使不堪重负的北宋朝廷终于在内忧外患和各种摧枯拉朽的因素作用下最终走向了覆亡。
正史中对于方腊起义所着笔墨不多,宋史传方腊附于童贯之后,廖廖数语,突出的是童贯这位名列北宋六贼之中其人的赫赫武功,后童贯因征剿方腊有功而进封 太师,方腊在文中起的只是一种陪衬作用。倒是在宋人方勺笔记《青溪寇轨》中对于北宋末年这场声势浩大的方腊起义有着详细记载,方勺引用宋人洪迈容斋逸史所 言,宋徽宗即位后,宠信奸佞蔡京父子,任命童贯在苏杭开造作局,为皇家制作御用器具,接着采纳吴人朱勔媚上所言,命令江南进贡花石,这就是宋史上臭名卓著 的花石纲。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江南官府的各色狗腿子们借机大肆盘剥鱼肉百姓,民间卖田鬻子以贡官吏所需,天下动荡,人心思变,为方腊的大规模起义奠定了 基础。
而方腊这个人也不简单,其性情豪爽,且仗义疏财,深得民心,还是一个非常有心机的人,他借口有一次临溪顾盼,看见水中自己的影子身着官袍而类似王候将相, 就让手下的弟子们趁势传播,弄得四野八乡都对他五迷六道的。当时有一个非常神秘的组织叫做吃菜食魔教,此为东汉五斗米教衍生至宋(一说为明教源头),方腊 很有可能参加了该非法组织,并任头目,具有一定的势力范围。方腊并不象演义中所说的那样出身贫苦,而是象《水浒传》中孔明孔亮他老爹孔太公那样有着较为雄 厚的家财,是一个小庄园主,当时方腊有着方圆数里的漆园,而漆园所产的生漆尽数为童贯所办造作局巧取豪夺,方腊怨气满腹,加上花石纲扰民,人皆愤怒,方腊 很好的利用了民间的积怨,暗中广散钱财,有意结交江湖豪杰,如宋江之辈的急时雨一样扶危济困,名声大起。
等到蛰伏等待的时机差不多了,方腊杀猪宰牛,与数百名江湖豪杰歃血为盟,众人一起喝了血酒,方腊登台振臂开始战前总动员,其演讲词极具鼓动性,方腊高声喝 道:天下与国家,本同一理,可是我等百姓终年劳苦,而少衣缺食,政府贪婪,不恤民力,稍不如意,则鞭笞酷虐,至死不恤,你们就能心甘情愿的忍受这种暗无 天日的生活吗?台下黑压压的一群民众狂呼不能。方腊又说:把我们剥削完了,政府拿着我们的劳动成果又奉送给我们的仇敌辽和西夏,我们的敌人靠着这 种资助而日益富庶,反过来变本加厉欺侮我们,耗尽国财而不能求得和平,反而使战争阴云笼罩,你们甘心吗?众人应道:岂有此理?方腊流着眼泪疾呼: 今天下赋税劳役繁重,官吏鱼肉百姓,农业生产不能实现自足,我们所赖以活命的唯有山林漆竹,又被政府竭泽而渔,暴政如此,人神共怒。统治者除了声色犬 马,土木甲兵和花石纲外,每年岁赂西北辽、夏银绢以百万计,皆我江南膏血,而我们却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你们该怎么办?众人仇恨之火熊熊燃烧要钱没 有,要命一条,拼了。
方腊进行完战前总动员并发布战斗檄文后,开始条缕分明的阐述自己的战略思想,只要大家能够随我揭竿而起,天下必闻风而动,不出半个月,就可云集万余人, 即使守将闻知,也无关紧要,我会用计谋延缓援兵到来,至多一两个月,江南诸郡可一鼓作气拿下。即使赵官家得到奏报,但依政府办事效率,调兵遣将非半年不 可,而此时大事已定,不足为虑。何况政府每年岁入西北辽夏数百万银两,政府军事开支上千万皆出于江南,我们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政府必将酷取中原,中原人 民不堪忍受暴政,也会蜂拥响应起义,西北二虏知道我们造反的消息,也将趁火打劫,政府腹背受敌,虽有良将谋臣,也必将焦头烂额。我们画江而治,轻徭薄赋, 以宽民力,天下劳苦大众必将投奔而来。
公元1120年,即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腊举众千余人以诛朱勔为名起事,见政府官吏皆杀之,而江南人民苦于赋税、造作局、花石纲三座大山压迫,各处云集响 应,数月之间,方腊有部众十万余人,接连攻陷附近郡县十余个,并很快聚焦了上百万民众,天下为之大震。当时北宋朝廷正和东北勃然兴起的女真人暗中达成协 议,密谋攻取契丹(犹如抱薪救火),以取历史上被割据的燕云十六州,各种军事调配恰好正在进行当中,闻听方腊兵患,匆忙打消与女真人的联合军事行动,迅速 调集精兵,以童贯为江淮荆浙总司令,移师南下,历史的阴差阳错让北宋这具臃肿颟顸的官僚机构瞬间变得高效简洁起来,方腊没有料到政府军来得如此之快,如此 之猛烈,而童贯此时也突然变得识时务起来,这位裆下少了小小鸟的太监统帅来到苏州后,立即撤消了造作局,并雷厉风行的解散了运送花鸟鱼石的集散场所。
《宋史》和多种版本的史书都记载方腊最后的结局是被擒受俘,后被政府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