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怎么转型,转型有什么困难?

中国经济怎么转型,转型有什么困难?
2025-02-24 19:57:5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国际金融危机无疑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但大危机下往往蕴藏着大机遇。我们要抓住这次机遇让我国经济彻底转型,实现我们10多年的追求和梦想。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难以独善其身,因为中国的金融体系已经步入全球化的进程。由美国次贷危机迅速引爆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中国不可能置身事外。不仅是外面这个病造成了我们经济环境上的问题,反观我们自己的金融体系,也有不少问题,所以美国金融危机才会给我们造成这么大的冲击。这个冲击不能小视,不能说只要美国稳住了,我们就没事了。我们经济体系生病的根源是经济发展方式出了问题。

依靠投资和出口支撑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曾经维持了我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学会了用出口来弥补国内需求不足。美国的储蓄率过低,要向其他国家借钱来买其他国家的产品,从物质财富来说,它本身物质资源不够,怎么去借外国的资源呢?东亚国家正是利用了这么一个格局大量出口,也就是等于把我们自己的资源通过出超送给发达国家用,来增加国内需求,维持经济的高速度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短暂繁荣是因为当时我们有大量的劳动力需要就业,而且资源还不是那么紧张。但是随着投资比例的不断提高,投资的效率却越来越低,这严重制约了消费,特别是普通劳动者的消费,最终造成产能过剩、需求不足、贫富差距拉大。而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也让出口驱动难以为继。

一方面要救济,一方面要转型。去年下半年出现的“倒闭潮”,说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迫在眉睫,而我们却动手晚了,以至于现在有些企业面临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已经没有能力考虑升级和转型。救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一波危机过去了,还有下一波会来,或者干脆这一波就挺不过去。因此,无论如何,一方面要救济,要让大多数企业活下来,另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进行升级和转型。

延伸产业链促行业升级

回答2:

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制造业向产业的中高端延伸,向两头延伸。我国有庞大的制造业,但大而不强。要又大又强,就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用现代技术改造制造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巿场竞争力。
深化改革是稳增长、促转型的关键
新常态下稳增长、促转型,关键要深化改革。要靠改革为稳增长、促转型提供不竭的动力,用改革红利来填补这两年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
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把国有资本的实力和民营资本的活力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企业竞争力。特别是自然垄断行业放开竞争性业务,开展混合所有制经营,或者引进新的厂商,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深化财税改革,可以为不同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开展公平竞争。比如,营改增改革能有力地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能促进大众创业;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能使房地产市场走上健康运行轨道;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所得税制,对调节个人收入差距很重要。
推进价格改革,除了着重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外,还要推进收费制度改革。比如医疗收费制度改革,中国公立医院挂号费太低,对医生的劳动付出报酬太低,导致医院普遍靠卖药赚钱,药品价格虚高,这是很不正常的。北京市几十年来都是4.5元的普通挂号费,以致公立医院特别是大医院看病拥挤不堪,一些医学院的毕业生竞相出国。因此,应逐步提高公立医院挂号费特别是专家的挂号费,同时降低药品价格,特别是进口药品的价格。对低收入群体看病,应当増加政府补助。这对医疗事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