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六艺"哪些古希腊的"七艺"哪些

2025-02-24 07:04:3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我国古代的"六艺"指: 礼、乐、射、御、书、数。
古希腊的"七艺"指: 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

回答2:

我国:礼、乐、射、御、书、数。
古希腊:“七艺”包括三艺(trivium)和四艺(quadrivium),前者指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后者包括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学,两者相和即所谓的“七门自由艺术”(septem artes liberales),简称“七艺”。

回答3:

“七艺”与“六艺”虽从数值上说只相差一个,但其中的异同又何止一个。历史在不断衍变进化,我们也只有从一些文献中找寻那一段历史的足迹。
“七艺”与“六艺”是古代中国和西方的两种课程形态。虽然它们的学科不同,但同为课程体系的雏形,它们总会有相同或类似的地方。
“六艺”现代解释,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而大学的文科包括七门课程: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七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希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按照“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 的原则,把学科区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类。初级科目的体育包括游戏和若干项运动;初级科目的音乐除狭义的音乐和舞蹈外,还包括读、写、算等文化学科。高级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学、音乐理论和天文学。

西周六艺
【礼】:礼节。 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乐】:是六乐。六乐:指《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乐舞。古代最早的
【射】:射箭技术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谓矢行之疾;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御】:驾驭马车的技术 五御:鸣和鸾、逐水曲 、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周礼·地官·保氏》:"乃教之六艺……四曰五驭。"郑玄注:"五驭: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谓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车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过通道而驱驰自如;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
【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 六书(周礼并未说明,后人的猜测可能是):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注:转注、假借是识字方法 ,而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方法,其中形声字约占百分之九十。)
【数】:算法(计数)数艺九科:方田、栗布、差分、少广、商功、均输、盈朒、方程、勾股; 九数即《九章算术》,古代学校的数学教材。

七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希腊。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按照 “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 的原则,把学科区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类。

初级科目的体育包括游戏和若干项运动;初级科目的音乐除狭义的音乐和舞蹈外,还包括读、写、算等文化学科。

高级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学、音乐理论和天文学。

柏拉图认为,这些科目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智能,而不是为了实际生活的应用。古希腊的智者派则着重传授实用性的科目,主要是修辞学和辩证法(逻辑学)。古希腊创立的学科后来传入罗马并得到发展。

回答4:

一,六艺,含义有二:
1.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2.指六经:《诗》《书》《礼》《易》《春秋》《乐》。
春秋时期孔子开私学也授六艺,但此六艺即儒学六经,谓《诗》、《书》、《礼》、《易》、《春秋》、《乐》。(其中《乐》早已于秦朝焚烧失传,甚至其存在与否都众说纷纭)
六艺现代多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
二,七艺

西方的七艺又称“自由七艺”,(liberal arts),意思是自由人应该具备的全部学识,七艺是西欧中世纪初期学校中的七门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据考证,七艺教育最初是由柏拉图提出的。后有人将这七艺的前三门定为初级学科,称“三学”(trivium),把后四门定为高级学科,称“四术”(quadriv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