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十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会有什么后果?

2025-02-25 06:34:1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会造成地球上大部分物种灭绝。
在中生代白垩纪末期,就是因为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才造成了生存了一亿多年的恐龙迅速灭绝的。
科学家通过对白垩纪末期地层地质情况的调查和研究,还原了当时的情况。大约6600万年前,当一颗直径大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后,在短短几分钟或是几小时之内,曾经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完全寂静,死气沉沉的世界。尤其是在撞击点周围的方圆数千英里范围内,那里的一切几乎都被彻底摧毁了。
高达100~300米的巨大海啸冲向墨西哥湾沿海地区,并在海底砸出一个深达500米的撞击坑。撞击产生了高达里氏10级的强烈地震,摧毁了整个撞击点附近区域,强烈的冲击波扫平了数千公里范围内的一切森林树木。最后,撞击溅射到空中的数以吨计的岩石碎屑开始下落,将少数幸存下来的生命全部掩埋。瞬间的强大热量导致大面积的地壳岩石被蒸发,大量碎屑如同升起的焰火一般从撞击点飞溅而出,抵达高空。膨胀的高温气体球一直上升到大气层顶部并进入了太空。大量烟尘向着东西两侧扩散,最终笼罩了整个地球。随着冷凝作用的进行,被蒸发的岩石物质凝结成粒径小于一毫米的大量玻璃球,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落到地面上。
这些巨量的碎屑物质开始从空中落下,其速度几乎和一架航天飞机载入大气层时的速度相当,导致地球外层大气的剧烈加热,在地球上的一部分地区,地面上的植物开始大面积起火,产生的大量热量将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超级大火炉。来自大火产生的大量灰烬,加上撞击产生的大量烟尘遮蔽阳光,地球逐渐陷入一段暗无天日的漫长冬季。在接下来的数月间,大量碎屑尘埃物继续下沉,在整个地球表面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小行星撞击碎屑物。
整个生态系统瞬间崩溃了。在撞击点附近,动物和植物要么死于高温炙烤,强烈的冲击波,或是在史无前例的海啸和地震中死亡,最后的一批幸存者则被从天而降的大量岩屑生生掩埋。而在远离撞击点的地区,甚至是在地球的另一端,那里的生命仍然遭受了生态系统崩溃——比如阳光的消失引发的一系列灾难所带来的灭顶之灾。而在有幸躲过全球性大火的地区,极端的高温摧毁了动物们的食物来源,普遍的酸雨污染了所有的水体,水源的供应也断绝了。更糟糕的是,遮天蔽日的尘埃基本上阻隔了所有阳光,整个地球陷入漫长而彻底的黑暗,几乎就像是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深处,植物的光合作用终止了,食物链彻底崩溃,没有任何体型超过浣熊大小的生命存活下来。小型生物在这样的灾难面前拥有更强的幸存几率,因为它们的数量较多,吃的比较少,繁殖速度快而且对新环境的适应性也比较强。
相比陆地,淡水生态系统遭受的破坏相对要好一些。然而在海洋里,整个食物链同样崩溃了。
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生态系统的自我重建耗费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时间。而在海洋中,有机物含量恢复到灾难前的正常水平则耗费了大约300万年之久。

回答2:

非常可能会使地球自转速度有所加快,这是客观挽救地球文明,因为起码会延迟地球停转,所以是最大的利。弊,撞击在海洋中,撞击的能量会变成海啸,沿海生灵将是灭顶之灾;撞击陆地,甚至会砸坏地壳,发生巨大的火山,可能数百公里都会生灵涂炭,火山灰遮天蔽日,但是不管多么恐怖,都不会达到恐龙灭绝的严重程度。所以半个世纪以后的人类将比今天更好。

回答3:

足以导致气候发生逆转性变化,人类及其他生物,都可能存在生存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