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为人们提供有营养、助消化、增进健康的有益物质,如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芳香化合物、粗纤维等;同时也可能带来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有害物质,如草酸、硝酸盐、农药残毒、重金属及病原菌等。无公害、无污染、安全、优质有营养的蔬菜称为无公害蔬菜。在完全净土、净水、净气等环境条件栽培的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施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如化肥、农药、除草剂及生长调节剂等)/在运输、贮藏、包装过程中实行无公害控制的即完全采用有机农业方式生产的蔬菜,不含有任何有害物质,这种无公害蔬菜,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也只占少量的比例。结合我国国情,我们所提出的无公害蔬菜其有毒物质含量应低于人体安全食用标准。
蔬菜所受公害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农药残毒,其中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汞、有机砷、氨基甲酸脂类、敌枯唑等;另一类来源于化肥,大量施用化肥使环境、土壤、水质和农作物产品受到污染,其中最主要的是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积累;第三类是病原菌、工业三废,如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含毒塑料薄膜、酚类化合物、氰化物、镉、铬、酸雨等。要防止蔬菜的公害污染,必须采用综合措施及系统工程,如工业上的三废治理,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大力提倡使用有机肥料,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走农业持续发展的道路。
硝酸盐对人体毒性很低,一般是无害的,只有当食物(包括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才危及人体健康。
危害发生的原因是进入人体后的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盐,它有剧毒,被上肠道、肠壁吸收,血液环境中被血红蛋白吸收,阻碍体内氧的运输,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正铁血红肮病),严重时,引起生命危险,对新生婴儿危害更大,同时亚硝酸盐进入肠胃道中,遇到胺存在极易转化为亚硝胺,它是强致癌物质,也能致畸,致胎儿死亡。人体吸收的硝酸盐来自食物,其中来自蔬菜的量占总吸收量的70%~80%以上。世界各国对各种食物中硝酸盐含量都有严格的限量标准。如德国规定鲜菜<250毫克/千克,每人每日允许量(ADI)硝酸盐为3.6毫克/千克体重,亚硝酸盐为0.13毫克/千克体重。按我国人体体重60千克计,每天每日食用的菜量为0.5千克,则每千克蔬菜中硝酸盐允许量为432毫克,我国蔬菜在盐渍和煮食中消除硝酸盐45%~70%,每千克蔬菜的允许量还可大些。
蔬菜中含有多少硝酸盐,见表26。
表26 不同种类蔬菜可食部分硝酸盐含量
同一种类不同品种间、同一品种不同器官间也有很大差别。上述种类蔬菜可食用部分的亚硝酸盐含量一般都在1毫克/千克鲜重以下,其中高者如小白菜含有亚硝酸盐为4.3毫克/千克鲜重,也不超过ADI值。可见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无妨,危及人体健康主要是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和积累。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除与蔬菜种类、品种及栽培方式等影响外,施肥技术是影响硝酸盐积累的最主要因素。
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施肥技术有以下几点:
(1)过量施用氮肥是导致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原因,见表27。
表27 不同施氮水平对油菜、黄瓜产品中硝态氮含量影响
不论油菜还是黄瓜,蔬菜中硝态氮含量是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高氮水平比中氮水平油菜硝态氮增加57%,而保护地黄瓜则提高了126%,可见防止过量施用氮肥是防止蔬菜中硝酸盐累积的主要措施。
(2)氮肥形态对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见表28。
施用氮肥形态不同,同类蔬菜中硝态氮含量不同,对多数蔬菜来说,施用石灰氮,其硝态氮含量最低,其次是硫酸铵,而施用硝酸钙含量最高。石灰氮可明显减少蔬菜中硝态氮含量,减少硝酸盐的积累。
表28 不同氮肥形态对蔬菜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表29 有机肥料种类和数量对油菜中硝态氮含量影响
(3)有机肥料对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见表29。
油菜在保护地栽培比露地栽培体内硝态氮含量高得多,这表明容易积累硝酸盐的绿叶菜类不宜作保护地栽培。在同一栽培方式中,随有机肥用量增加,油菜体内硝态氮含量随之提高,但有机肥种类不同,提高的幅度不同,其中鸡粪用量增加一倍时,油菜中硝态氮含量提高了两倍多,而高温堆肥在用量增加一倍时,油菜中硝态氮仅增加2.8%。这说明像鸡粪这样的优质有机肥料作蔬菜基肥时,用量过多也会引起硝酸盐的积累。而高温堆肥用量多些则影响不大。
(4)追肥种类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见表30。
表30 不同种类追肥油菜中硝态氮的含量
粪干、饼肥等有机肥料作追肥时,除萝卜外,油菜、番茄中硝酸盐含量都有所提高,油菜比对照高25%,番茄提高9%和58%;而施用尿素,油菜中硝酸盐含量比粪干、饼肥要高得多,亩施10千克尿素提高36%,亩施20千克尿素则提高180%,这表明速效化肥作追肥时,特别在用量大的情况下,促使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因此,为防止硝酸盐的积累,应尽可能追施有机肥料,追施化肥也应少吃多餐,一次用量不宜过大。研究资料表明,氮肥和钾肥配合使用可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氮肥加入硝化抑制剂如硝酸芘或DCO能有效地降低菠菜、结球莴苣中硝酸盐的含量,小萝卜施用硫酸铵加硝酸芘抑制剂,体内硝酸盐降低约50%;在土壤缺硫时,影响蔬菜作物蛋白质合成中氮素的利用,引起了硝酸盐的积累,为防止因供硫不足引起的硝酸盐的积累,必须维持蔬菜的最佳硫营养状态;同时蔬菜最后一次追肥时间以采收前15~20天为宜,因为这样体内硝酸盐含量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