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中作者以真挚虔诚的心情怀念和赞美了养育自己的保姆大堰河,叙述了她及其一家的悲惨遭遇,并为她受尽人间凌辱与悲苦命运抒发强烈的愤懑和不平。这首诗不仅对一个贫苦的劳动妇女充满了真挚的同情,也对中国农村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关注。诗中的大堰河是旧中国普通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她勤劳、宽厚、朴实、善良,一生过着凄苦贫困的生活。为了养活自己的一家,她不得不用自己的乳汁来养育一个地主的儿子,并且是以伟大而圣洁的母爱无私地疼爱着这个“地主的儿子”。这是多么淳朴炽烈的慈母心肠,是中国劳动妇女多么美好感人的灵魂!但是在那个黑暗吃人的社会里,大堰河同许许多多中国劳动妇女一样,终于带着无法实现的梦想,悲凉地离开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