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经常炒会很黏的,怎么办
1、适量的多放一点油
方便面比较吸油,其次还具有一定的粘性,在炒的时候如果是油放的太少了,那么就很容易导致面条粘锅的,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在炒的时候可以适量的多放一点油。
2、适量的加一些水
泡面很黏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太干了,要是不想往里面加一些油,害怕变胖,那么也可以往里面适量的加一些水,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方便面的粘性。
3、注意火候
在炒之前,泡面已经用水煮过了,已经是熟的了,若炒面的时候,火候过大,就很容易导致面条变糊粘锅。所以在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火候, 既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4、加一些蔬菜
在炒的时候,泡面变得很黏,其实是因为泡面都黏在一起了,这个时候可以往里面加一些蔬菜,加蔬菜不仅可以将泡面分离开,还可以帮助增加泡面的口感,缓解泡面很黏的情况。
在家里边煮面条太单调,但是普通面条不可以炒,因为韧性很差,那么方便面的弹性就很好,所以适合翻炒,做出奇特的口味。方便面营养成分单一,且含有添加剂;而炒面本身就是一种含油过多的菜品,所以请适当食用。
泡面只能泡着或煮着吃吗?还是只能是在旅途中或随意填饱肚子时的无奈选择吗?它只能是又咸又油腻的烂面条形象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今天,就教大家如何用简单的配料,让看似平淡又习以为常的泡面,华丽变身成为一盘堪比意大利面的炒泡面,成品装盘后,无论是从口感还是卖相上,都要比我们平时吃到的炒面或意大利面要来得更好。
这盘炒泡面,不但咸淡适中,而且面条Q弹、不软烂,在搭配上蔬菜与肉类后,短短十几分钟后,让你吃在嘴里不禁怀疑,这真的是一盘炒制过的方便面吗?
美食背后的知识与故事
说起泡面,关于它的历史与由来,一直有一个争议,那就是它到底是起源于中国台湾,还是起源于日本始终没有定论,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泡面这种方便面食是由华人发明的,有一说是台湾屏东人张国文,还有一说是日籍华人安藤百福(原名吴百福)。
泡面在全球的发展与流行,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它始终只在东南亚地区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而来到西方的欧美国家后,却一直都是水土不服,很难被当地民众所接受。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欧美国家不像亚洲国家,一般民众没有烧热水的习惯,而且家中的餐具也大都以餐盘类为主,这与亚洲国家普遍用碗吃饭的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即便是后来在日本开发出了杯面,在韩国开发出碗面,也还是无法在欧美市场有太好的销量。
另外,在日本、韩国、香港和东南亚地区,袋装方便面只能煮后食用,只有杯面或碗面才是可以用热水泡后食用的,而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已经被模糊化,也就是传统的袋装方便面也是可以用热水泡后就可食用的。这也是为什么"泡面"这个名字只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被广泛使用,而到了其他地区就很少会听到这种叫法了。
所需材料与工具清单
方便面 × 1包
白洋葱 × ¼个
培根 × 2-3片
水果黄瓜 × ⅕根
蘑菇 × 1小把
大蒜 × 2瓣
辣椒酱 × 适量
重点材料的特别说明
白洋葱:这里使用的是白洋葱,它没有紫洋葱那么冲,能更好地让黄瓜和蘑菇的清香味体现出来。
培根:如果你没有培根,也可以一般的猪肉来代替,但要适当地用一些油来煎一下,培根的好处就是不用再加外添加食用油了,而且味道上比用一般的猪肉要来得好。
方便面:因为要用到泡面中的料包,所以晨光首推我从小吃到大的三鲜伊面,它的料包真的足够清淡,可以让配菜的味道更好地展现出来,其它的五花八门口味的泡面从味道上来讲太过于复杂了。
水果黄瓜 :水果黄瓜也就是那种相较短一些的黄瓜,当然价格也稍稍贵了一点,但它不容易有苦涩的味道,内芯相对更细,轻度的煮过后的口感也更好一些。
蘑菇:晨光使用的是蟹腿菇,如果你买不到,可以向卖菜的询问,哪种蘑菇适合煮汤,都可以用来替代蟹腿菇,选择蘑菇顶是灰色的会更鲜一些,但不要选平菇。
辣椒酱:根据个人口味选择是否要放,如果你喜欢吃辣,可以放任何的辣椒油或辣椒酱,不过晨光推荐使用海南黄灯笼辣椒酱,它有一款无油的辣椒酱,跟三鲜伊面的清淡口味非常搭。
详细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 Step 01 =–
首先,将培根完全解冻后,切成2指宽的肉片备用。
-= Step 02 =–
将蟹腿菇冲洗干净后,切掉根部的部分后,切成3指宽的小段备用。
-= Step 03 =–
将水果黄瓜洗净后,先切成厚片,再切成粗的黄瓜丝备用,粗细至少要比刀背的厚度要厚一点。
-= Step 04 =–
白洋葱切成尽量小的细碎丁,不要有长条的洋葱丝或块,小火慢炒太大块不容易出味道。
-= Step 05 =–
大蒜先去掉根部的硬底,再用刀身压扁,然后切成碎丁备用,这样切出来的蒜蓉不容易焦糊,颗粒大一点也可以炒出蒜香。
-= Step 06 =–
准备一锅清水,清水的量大概是你平时泡面用水的1倍多即可,将泡面的油包和调味料包全部倒入锅中,大火将水烧开。
-= Step 07 =–
在烧水的同时,另起一炒锅,将培根倒入锅中,小火稍微煎一下,开始有油脂出来时,将蒜蓉倒入拌炒一下,再将蟹腿菇和白洋葱一起倒入拌炒。
-= Step 08 =–
拌炒至洋葱和大蒜有香味出来后,这时清水基本上已经烧开了,将烧开的清水舀几勺到炒锅中,可以将锅中的食材基本盖住就可以了。同时将泡面放入清水锅中转中火开始煮泡面;再将黄瓜丝加入炒锅中一起煮。
-= Step 09 =–
当泡面煮至7、8成熟时,尝一下炒锅中汤汁的味道,根据自己的口味再适量加一些盐调味,将泡面全部盛出到炒锅中,并持续翻拌,直到锅中几乎没有汤汁后就可以出锅了,这时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一些辣椒酱拌匀即可。
-= Step 10 =–
出锅装盘时,先将泡面盛到盘中,再将其它的配菜盛在泡面的四周,这样在上桌时卖相会好很多。
操作中要点与小贴士说明
-= Tips and Point 01 =–
在处理配菜时,尽量将食材切成小块或条状丝状,因为全程炒制都是用的小火,所以尽可能小的食材能更快地炒出味道,才能让清香的味道更好地融入泡面之中。
-= Tips and Point 02 =–
炒锅的火候一定要保证全程都是用小火,由于没有另外添加食用油,火力太大会在前期会有可能糊锅底,中期会让汤汁过早地收干,无法煮出食材的味道,后期不能让泡面最大程度地吸收汤汁。
-= Tips and Point 03 =–
在清水锅中煮泡面时,记得要将大火转至中火,而且要多注意一下泡面煮到什么程度了,由于国产泡面基本上都是熟制泡面,不要煮过头了,基本上煮散后就差不多可以出锅了,如果你是用的日式或韩式袋装泡面,则要多煮一会。
-= Tips and Point 04 =–
如果要更精确地确认泡面已经煮到位了,可以捞起一根用牙咬一下,在咬到表面时,是一种轻松咬下去的感觉,咬到中间部分则会有一点阻力的感觉,就像是煮挂面,煮到内芯是白色的那种程度就差不多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