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假文盲的日记快!!不要抄的!!谢谢了

2025-04-09 02:51:0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假文盲
  冬天的一个早晨,北风呼啸,寒风刺骨。某车站里的人太多了。不少入口处后面都排成了长龙,只有“母子上车处”候车的人不多。
  几个青年在“长龙”后面等得不耐烦了,干脆来到“母子上车处”,准备上车。这几个人有的穿着又厚又长的大衣,有的戴着鸭舌帽;也有的戴着口罩,他们虽然衣着不同,但脸上的神情却大为相似——木然。
  在“母子上车处”牌子的旁边站着一位扎着头巾的妇女,她的个头不算高,怀里还抱着一个大约两三岁的孩子。她看看挂着的牌子,又看看那几位青年,皱了皱眉头,心想:这里明明是“母子上车处”,那几个青年怎么会站在这儿?这怎么可以呢?不行,我必须得说服他们。想到这里,她走到排在前头的青年面前,彬彬有礼地对他说:“先生,能请你把这牌子上的字给我读一下吗?”这个青年刚想说什么,站在他身后的高个子青年却不耐烦地说:“读什么读!你自己不会看吗?”那位妇女抑住心中的怒火,说道:“对不起,我是文盲,不识字。”那个高个子青年听了,有气无力地念道:“母——子上车——处——”“那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呢?”那位妇女接着问:“哼,连这个意思都不懂,你给我听好了,”那位个子最矮、戴着鸭舌帽的人轻蔑地说道,“意思是带着孩子的妇女与孩子一起上车的地方。”那位妇女听了,以为达到目的了,于是,她说:“那好,既然是带着孩子的妇女与孩子一同上车的地方,你们几个年轻人怎么可以排在这里呢?”“哼,我们愿意,你管得着吗?”那个大个子青年蛮横地说道。“年轻人,可不能这么说呀!”妇女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给他们讲道理,“既然我们是社会的一员,就应该遵守社会秩序,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们这样,那整个国家还不乱了套?”这几个青年听了妇女这番话,慢慢地低下了头。“你真了不起,虽然读书不多,却能讲出这么多的道理。”那个戴口罩的青年拿下口罩,心悦诚服地说道:“我们错了。”那位妇女听了,微笑着说:“其实我并不是文盲,我这样做只是想让你们遵守公共秩序,你们不生我的气吧?”“不,不会!”排在前头的青年便招呼其他几个青年去别的入口处排队去了。
  那位中年妇女看着他们的背影笑了:“这几个假文盲还真有意思!”。
  这幅图上“母子上车处”被一群高大威武的男人们占领了,他们心安理得的把真正的母子挤到了一边。那位母亲,农村打扮,衣着单薄,抱着一个很小的孩子,她胆怯而无可奈何地望着那些五大三粗的男人们,冻得瑟瑟发抖。
  第一个男子身穿大皮袄,把手放在口袋里,双目紧闭;第二个戴着个大棉帽,也紧闭着双眼,他们两个似乎在闭目养神;第三个鼠目微睁,仿佛很害怕看到“母子上车处”几个字;第四个身着羽绒服,戴着大口罩,故意把头扭到了一边。这些人为了自己舒适,全然不顾社会公德。
  在标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网吧、游戏厅里,一排排小学生正在全神贯注地玩电脑、打游戏;“脚下留情”的草坪上还是被假文盲留下一道道黄褐色的土径;“禁止吸烟”的电影院里,一个个假文盲翘着二郎腿在“吞云吐雾”;“不准乱刻乱画”的旅游景区,又是被一位位假文盲刻下“××到此一游”的语句……难道这些人不识字吗?不,他们是为了自己的方便和舒适,不但不遵守社会公德,而且还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回答2:

那是一个十分严寒的早晨,北风呼呼地刮着,人们个个冷得直打哆嗦。候车道里挤满了人,只看见“母子上车处”站着四个身强力壮、衣冠楚楚的大男人,而在候车道外却站着一位妇女,抱这刚刚满月的孩子。
那不是“母子上车处”吗?怎么会站着四个大男人?难道他们是文盲吗?不,他们不是文盲,你看他们的穿着—— 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人,长得肥肥胖胖的,好似一位有权威的官员。他望了一眼那位妇女,连忙低下头,闭上眼,一副心虚的样子。呀,看他这个样子也不像是一个文盲,可他为什么要站在“母子上车处”呢?跟在他后面的是一个军人,他长着瘦瘦高高的个子,身上披着一件宽大的棉衣。大概是因为他怕冷吧,脚上的那双靴子十分厚实,头向下低着,眼睛望着自己的脚尖,他心里想:我已经很早来了,怎么就没占到第一呀?不过还行,我排了第二。我的头就这样一直低着,装作没看到那块牌子就行了。
紧跟在军人后面的是一个矮胖的中年人,他戴着眼镜,穿着很多件衣服,旁若无人地站在那儿,妇女按捺不住了,这本来就是“母子上车处”吗。他问那个人:“同志,这里是‘母子上车处’吗?”教授眨了一下眼,装作没听见。在他后面站着一个面带口罩,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男人,他心里想:我真是太聪明了,出门前还带了个口罩,这样人们会以为我是生病了,就会谅解我的。而站在候车道的那对母子见他们没一个肯让位,只好无奈地站在那儿。
北风无情地袭击着这对母子,那位母亲也无奈,母亲把她的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嘴里不断地对孩子说:“孩子,坚持住,坚持住,妈妈马上带你去看医生。”小孩子不停地哭着,脸色十分苍白,他这一声声哭声,仿佛在向那四个男人的所作所为发出抗议。那四个男人看到这样的场面仍无动于衷,他们还有没有人性呀?!母子俩呆呆地立在风雪之中,她不明白自己的权力为什么总会被别人夺走,他们的背影渐渐模糊了…… 等到公共汽车来了,四个男人都上了车,他们都占到了好位置,那对母子也上了车,可车上已经满座了,幸亏一位青年人给这对母子让了位,那个中年人还瞟了那四个男人一眼,可那四个男人却一点也不感到羞愧,反而更加若无其事了。
但愿社会上像这样的“假文盲”越来越少……

在一个冬天的早上,车站里写有“母子上车处”五个字指示牌的上车通道处,站在那里的却是四位衣冠楚楚、身强体健的男士,而把一个抱着婴儿的妇女挤在了通道外,那对母子正用诧异的眼光看着他们:他们既不是残疾人,也不抱着小孩,可为什么他们却站在母子上车处?难道他们是文盲吗?不,他们有的穿着漂亮的大衣,皮鞋擦得锃亮,有的甚至还戴着眼镜,都像是有文化的人。他们只是为了自己能得到一点小小的利益,在众人诧异的眼光下,仍摆出一副对指示牌视而不见的态度,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丝毫没有想给这对母子让位的意思。
从图上四位男士的衣着得知,他们都是认识指示牌上的每一个字的,但是却没有付诸行动,把方便让给最需要的人,还刻意地假装文盲来逃避正确的公共秩序。在我看来,他们的的确确是“文盲”,不过在这里我所指的“文盲”并不是“文化”的“文”,而是“文明”的“文”。一个泱泱大国,最需要的就是全民族的团结,最基本的就是文明、道德。可是在图上的四个男青年却连最起码的遵守秩序也做不到,谈何文明、谈何道德?类似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发生的并不罕见,有多少人为贪图自己的方便或者利益,让真正需要给予帮助的人得不到原有的支援。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多次看见过这样的情景:在人满为患的公共汽车上,不少年青力壮的青年人稳稳当当地坐在位子上,而他们的身旁,却站着白发苍苍的老人,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丝让座的表现,在他们的座位上“老弱病残专座”的提示清清楚楚,他们却熟视无睹;公园里,“不许攀摘花木”的牌子十分醒目,然而被攀摘的花木却随处可见;广场上漂亮的垃圾果皮箱上的字格外耀眼,却仍有人随处乱扔果皮纸屑……这些“假文盲”只顾自己的利益,不管大家的感受,充分昭示出他们不道德的品行。他们不是学识上的文盲,而是道德上的文盲。如果整个社会都变成这样,那将会是多么可悲!这种不良的行为、思想已经渐渐在人们身上蔓延,如果不及时控制,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一个中国人,在公共场所应该多替他人着想,要时时想到自己不影响别人,多为别人提供帮助,希望人人都能遵守社会公德,让文明之花遍地开放。
这一幅漫画,让我想起一句简单而又赋有含义的话:“有一种财富叫精神,有一种高贵叫文明。”就让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观念中吧

回答3:

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画过一幅漫画,深刻地揭露了那些没有社会公德,只图自己方便的人。那幅漫画给我以强烈震撼,时时浮现在脑际--
你看,候车室中,人山人海。一位妇女抱着孩子焦急地张望着。她身裹厚厚的棉衣,冒着凛冽的寒风赶来乘车,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从拥挤的人群中,好不容易找到了“母子上车处”的站牌,谁料站牌下早已站了一个中年男人。她奇怪地想:咦?这里明明是母子上车处呀?他怎么……正想着,又走来了三个人,她赶忙说:“请问这里是母子上车处吗?请你们让一点地方给我好么?我抱小孩不方便呢!”然而,那四个男人悠然自得地站在那里,对她不理不睬,一个个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那个妇女只好忍气吞声地站到一边。
那四个人都不识字吗?都是文盲吗?不,他们衣着考究,都是肚子里有些“墨水”之人,不会不识字。他们只是想从这儿获得上车的方便,却让真正该享受上车优待的母子俩落魄一旁。他们闭着眼,那时因为不敢看站牌上鲜艳夺目的字和那对母子。他们的心灵已经不再纯洁了,他们的品德早已肮脏不堪。
其实,只要稍加留意,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事是不少的。
每到春天,公园里嫩绿的小草便从土里探出脑袋。那淡淡的颜色和幽幽的草香,总会使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草地边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珍爱生命,保护小草!可有些人呢,为了少走那么几步路,将自己的脚从可爱的小草上踏过去。他们不知道一步下去会杀死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吗?他们看不到那些提示牌上警示吗?不,他们是“假文盲”!
这种假文盲比比皆是,是我们这个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罪魁祸首。这些人的品德、行为都是可耻的!一个文明的社会是需要每个人文明的行为来呵护,社会的公德需要每个社会的公民来共同遵守。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动的今天,我们这个社会更渴望大家都来弘扬美德,讲究道德,遵守公德。让我们的社会在每一个角落都劲吹文明美德之风吧!
但愿“假文盲”早一点从这个世界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