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泥基础、弹性层脱层 1、水泥基础脱层、水泥脱层、积灰、碱壳、强度薄弱。 2、防水底涂与弹性层间脱层。 3、防水底涂、弹性层与弹性层间脱层。 二、胶与水泥基础的脱层 1、地下水致脱层的特征:导致胶与基础、防水底涂与胶层间脱层。 对策:封底与封底时间控制,基础防水层、防水底涂措施失效情形: a、底涂时机不对; b、底涂方法及用量不对; c、基础返水过大。 2、基础强度致脱层的特征:导致胶与基础、基础表层粘在胶上脱层。 对策:基础打磨及清理、基础检验、基础施工控制、基础酸洗、基础补强。 三、塑胶层间的脱层 1、层间有隔离物(水汽、灰层、油污、施工后停留时间长材料氧化)致塑胶层间脱层。 对策:打磨面层后清扫干净,并用稀释剂或界面剂滚涂一遍,在进行施工上面一层。 2、稀释剂使用不当致层间脱层:层间可见细泡,有较浓稀释剂味道 对策:控制稀释剂用量,选择合适温度施工。
1、基础要求:
a.新旧水泥基础至少为C20混凝土,平整度为3m直尺±1mm,不得返沙、起灰。
b.沥青基础:平整度为3m直尺±1mm,密实度≧95%,强度为50℃时≧1Mpa,强度为25℃时≧2.5Mpa。
c.若现场达不到以上基础要求,会造成材料、人工的浪费,会造成厚度不均匀,积水,也可能造成局部寿命缩短。
2、施工气温:一天中最低不得低于5℃,5级风以上时无法保证施工质量。
3、采用回收料、施工工艺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