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价格差距为什么那么大?

2025-04-04 02:53:4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本文共计1546字,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游戏化,可以重塑人类积极的未来。”——简.麦戈尼格尔

如何让苦逼的育儿更有趣?

如何让调皮的孩子更听话?

答案是:游戏化。

想让三岁的崽崽乖乖吃饭

我:崽崽,妈妈和你比赛,看谁吃得更快好吗?谁得了第一,谁就奖励一个海苔(崽崽最爱的零食)。

崽:好,妈妈我一定能拿第一。

(说完就自己大口大口吃了起来,不一会一大碗饭菜就见底了。)

这比追着崽崽追到饭凉的效果不知好多少倍。

想让三岁的崽崽勤于洗澡

我:崽崽,妈妈今天给你买了一套新的钓鱼玩具,我们待会就放满水在澡盆里钓鱼好吗?

崽:(一溜小跑,迫不及待去拿玩具。)

放完水后:崽崽,你想钓小虾还是海马啊?(趁机教导识鱼)

崽:妈妈,快点把我衣服脱了,我要钓小螃蟹。

从此以后洗澡成了崽崽非常喜爱的娱乐项目,简直是迫不及待地期许。

想让三岁的崽崽乖乖吃药

我:崽崽,妈妈告诉你一个秘密。

崽有气无力:什么呀?

我:汪汪队里的阿奇(崽崽最爱动画片《汪汪队立大功》中最喜爱的人物)刚才来过了,送了一个东西过来,说只要你吃了身体马上就能好起来,就可以和妈妈一起看汪汪队了。

崽眼睛放光:真的吗?

我:是啊,你知道阿奇最厉害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汪汪队(剧中经典台词),它的话你还不相信吗?来,我们赶紧把阿奇送的药给吃了,病马上就好咯。

崽:嗯。

这与强制性地让她吃药对比,差距实在是太明显。

想让三岁的崽崽不看电视,上床休息

我:崽崽,电视机播了这么久,很辛苦,你看它都发热了,很可怜哦。

崽看看我又看看电视机。

我:我们让它先休息会,好不好,不然明天它坏了就没得电视机看了。妈妈陪你上楼玩好不好,看你是想玩躲猫猫还是画画?

崽眼睛放光:妈妈,我要画小鸭子。

我:好,那要画几只小鸭子呢?是画黄色的小鸭子,还是妈妈昨天和你讲的灰色的丑小鸭呢?(一边引起兴趣,一边引导她上楼,趁机回忆下昨晚讲的丑小鸭故事。)

崽:我要画一只、两只、三只、四只、五只小鸭子。

我:好,我们一起来画。

这比直接关掉电视让她上演一哭二闹三咆哮,耳根要清净很多。

看吧,游戏就有如此魅力。

游戏使用得好,能为孩子的童年带来更多的乐趣与美好。

游戏甚至能够改变孩子的思考方式,以及对事情的看法。

比如之前不喜欢做的,像打针吃药,通过游戏会弱化排斥感;

比如之前非常沉迷的不良习惯,像看电视玩手机,通过游戏能够淡化不好的影响。

作为家长,要懂得用游戏去设计适用的环节和战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甚至进一步激发潜能。

这一切,并非那么遥远。

玩游戏能提升你的幸福感,让育儿拨动你头脑中那根快乐的琴弦。

玩耍是每一个人的本能,也是自我激励、自我奖励的外在体现。

就像孩子不用教,天生就会玩手机,甚至玩得不比你差。

玩游戏本身并不是坏事,关键是作为家长的你,如何去利用这一工具,是让游戏成为你引导孩子的那根快乐琴弦,还是扔给孩子一堆冷冰冰的设备。

这一切,并非游戏选择,而是你的选择。

游戏能增加彼此的满足感,拉近你我的距离,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玩的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情感的交流和身体的接触,这些都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所在。

人类天性中愿意接受更强的挑战和奖励,不断向更高的领域迈进,而这些就是游戏带来的满足感。

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的层级,引领孩子不断突破自己,也不断地挑战自己。

就像画画,自己以前从未系统学过,可因为崽崽太喜欢,所以不得不半路出家,重要的不是最终画出了什么作品,而是这个过程中,我们都收获了进步和满足。

每一次画完一幅作品,不管多难看,都成为我和崽崽美好的回忆,还有心灵的慰藉。

这种反馈及时、强烈、明显、生动。

这些比物质的奖励更持久、更动人。

这个过程比成功本身更具吸引力和挑战。

我们在游戏中,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度过美好而奇妙的旅途。

游戏,能让我们全情投入、实时反馈、彼此信赖、感受幸福。

不要一味拒绝,其实游戏也可以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