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物种类的选择有哪些?

2025-04-03 07:55:4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幼年果园土壤管理以间作或种绿肥最好。幼树种植后,树体尚小,果园空地较多,可进行合理间作形成生物群体,群体间可互相依存,充分利用光能和空间,还可改善微区气候,改良土壤,增进肥力,有利于幼树生长,并可增加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

(1)间作物种类的选择。必须根据果园具体情况选择间作物。应选用植株矮小或匍匐生长的作物,生育期较短,适应性强,需肥量小,且与果树需肥水的临界期错开,与果树没有共同性的病虫害,果树喷药不受影响。还要求耐阴性强、产量和价值高、收获较早的作物。

果园常用的优良间作物有豆科作物中的黄豆、绿豆、菜豆、蚕豆、豌豆、豇豆、花生等。块根、茎类作物有萝卜、胡萝卜、马铃薯、甘薯等。蔬菜类作物有大蒜、菠菜、莴苣和瓜类等。此外还可间作药材白芷、党参、芍药等。在所有间作物中,以豆科作物为最好,它兼有能固定空气中氮素和增加土壤肥力的功能。一般高秆作物如小麦、玉米、高粱等均不宜作间作物种植。这些作物生长期长、需肥水量大、株型高、遮阴严重,不利于果园管理。

为了避免间作物连作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还可因地制宜实行轮作制度。山西、辽宁、山东、浙江等省的轮作模式如下。

①马铃薯→②甘薯→③谷子→①马铃薯;①棉花→②豆类→③花生→④棉花;①花生→②豆类→③甘薯或谷子→①花生;①绿肥→②谷子→③大豆→④甘薯→⑤花生→⑥绿肥作物。

(2)间作物种植年限及范围。果园间作期限应根据果树种类、树龄、栽植方式和间作物种类及性状而定。一般果树生长较快,阴地面积大,需肥水多,常与间作物争光、争肥水。若争夺现象严重时,应及时停止间作或缩小间作物种植面积。一般是新植园的前3~5年应该间作,并随树冠的扩大而逐年缩小其间作面积。一般进入结果盛期,全园基本被树冠覆盖,应取消间作。稀植果园可间作,栽植越稀,其间作时间越长。间作物要与果树保持一定距离,尤其是多年生牧草,其根系强大,与果树根系交叉时会加剧争肥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