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庄矿田的铀矿化期和矿化阶段,已有众多的研究人员进行过许多总结,但这些总结 中,有其相同之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造成看法不一致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1)掌握和收集的现象资料占有量的不同;
2)对于矿化期、矿化阶段和矿物生成顺序概念在理解上的差异;
3)简单地采用了显微镜下的观察现象来决定矿化阶段;
4)忽视了每个阶段热液活动的生成矿物的组成在空间上的变化;
5)同阶段热液生成物组成在不同围岩条件下会发生变化未予以充分的考虑;
6)忽视了一定热液阶段的生成物,应该是在空间上有广泛的再现性和稳定的代表性矿 物;
7)没有综合权衡整个矿田的各个矿床矿化发展演化的差异性和相近性。
因此,下面将就铀矿化期和矿化阶段和沉淀顺序提出笔者的看法:
1)在研究矿化期和矿化阶段过程中,要着力去查明矿田中矿化阶段在各个矿床中的发 展和演化规律,发现它们的差异性和相近性;
2)对于矿化期的各个阶段中应该确认突变的地球化学过程的矿物组成,而且这一地球 化学成分过程是决定矿化富集的关键和不可缺少的过程;
3)矿物沉淀顺序是受各种矿物组成在热液流体中的溶度积制约,首先达到溶度积 的矿物率先从热流体中沉淀,直至这种组成的矿物成分在热液中的浓度乘积小于自身 的溶度积时才停止析出。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达到溶度积的矿物成分产生沉淀,这种 带状沉淀的矿石组构现象只能说明是一次热液流体形成过程中各种化合物矿物组成 在流体中浓度变化的依据,而不仅是沉淀时间上的间隔,而这种现象更应该是热液流 体组成变化的佐证;
4)矿物质从热流体中沉淀,除了受浓度影响外,还受沉淀环境即构造应力状态的影 响。在动态环境下沉淀的矿物质和在静态环境下沉淀的同种矿物质,不仅它们之间有结 构构造上的差别,而且在矿物结晶形态上和矿物群的组成上也会出现不同。所谓动态 环境是指热液流体进入时,正处于活动状态的构造空间条件下发生的沉淀作用,所以 阶段划分时不应该将动态和静态两种构造空间内沉淀的矿物或其共生矿物划分为两 个阶段;
5)矿化阶段既然是在成矿作用的某一时期内,代表着一定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下形成 的具有环境特征的矿物群(一种或一种以上),因此划分矿化阶段必须遵循在时间、地球化 学环境和标识性的矿物群三方面上求得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