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复习历史啊(高中的)?

2025-04-13 07:36:1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回答2:

历史复习如何提高历史地图分析能力

江苏/邹晓星

在2004年高考中,历史单科江苏卷、广东卷、上海卷等都出现了历史地图题。由于对历史地图的忽视,历史地图分析能力薄弱,许多考生在历史地图题方面失分率较高。笔者就结合近年来高考历史地图题的一些特点和高三历史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一谈如何在复习中把握历史地图。

一、图文结合,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历史地图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确切的地域空间图像,与文字材料相辅相成,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为古今学者治学和读史的重要方法。所以,在历史复习中,我们必须图文结合,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这是提高历史地图分析能力的第一步。比如复习太平天国运动时,我们可以结合《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根据太平军从金田到南京的进军路线,清楚太平军进军南京时主要经过了哪些地区,对太平军北上经过的千难万险有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另外通过找出图上出现的几条不同的路线,会清晰地看到定都南京后,太平军又开展了北伐、西征等重大军事行动,从而对太平天国形成军事上的全盛局面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历史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许多内容有文没图。因此,我们还要充分运用历史地图册,结合教材中的文字表述,形成直观的认识。

二、史地结合,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历史地图不同于地理地图,它主要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的特定空间和进程,反映的地理知识相对贫乏。这往往给学生造成分析历史地图的困难,不利于提高历史地图分析能力。因此,在历史复习中,我们必须史地结合,适当运用地理知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如在《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布》示意图中,有些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造船业中心洪洲(今南昌)会孤悬内地?”这里我们只要结合地理知识了解洪洲处于长江的支流赣江沿岸,并且在地图上标出赣江的大体位置,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文综考试以来,历史和地理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渗透穿插不断加强,将史、地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地图和历史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会对学生综合学科素质和全面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结合背景,分析地图所反映的历史空间状态下的历史事件

在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单纯考查历史地图所表现的基本历史知识的试题正逐步减少,更多的历史地图题越来越注重对考生分析和运用历史地图能力的考查,如1999年高考第43题。我们应该在掌握历史地图所反映的历史空间状态的基础之上结合背景进行分析,这是提高历史地图分析能力的关键。对于世界局势图像就要从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对比以及主要外交政策等方面入手。如根据《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形势图》分析英国与法俄结盟的原因,就要从英德实力对比、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等方面分析。对于经济形势图则要注意从经济因素、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如根据《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分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为何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这就要从沿海沿江地区经济基础、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联系、交通、资源等方面分析。

四、综合分析相关历史地图,探究历史规律

在2004年高考历史卷中,江苏卷第29题、上海卷第22题、广东卷第26题都包含多幅历史地图。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还要综合分析相关历史地图。对相关多幅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要注重分析历史地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和空间状态的发展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对于中国古代疆域图的综合分析,应该把主题放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上,着重分析疆域的变化、都城的变迁,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的演变等。对于中国古代经济形势图,主题则是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着重分析城市分布特征、职能的变化、南北交通的发展等。另外,我们也要重视历史地图的横向比较。如根据《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综合分析中外反动势力为何会联合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呢?结合以上地图及教材内容即可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又被迫开放了11个通商口岸,而其中的汉口、九江、南京、镇江四地则处于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地区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