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老照片:走进100多年前的苏州,是感受古韵江南吗?

2025-03-29 04:09:1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苏州运河及两岸的房屋。1905-1911年,英国人Oliver Heywood Hulme在清朝海关工作。他留下的有关中国题材的相册中,保存了一批清末苏州的影像。这些老照片记录了苏州城及城郊的社会场景,能让今天的我们感受古韵江南的风味。 

苏州城内的运河及民居。1904年起,何刚德担任苏州府知府,直至清朝灭亡。他在任期间,努力兴办实事,为百姓造福。比如,选送苏州地方特色产品,参加南洋劝业会,使苏州的丝绸、刺绣、宋锦等名声大振;创设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附设博物园,并开辟农事实验场;设立了苏州警察机构——巡警部,等等。 

站在寺庙台阶上的老人。这是一个朴实的老苏州人形象,他身后斑驳的墙壁诉说着久远的历史故事。


苏州罗汉院双塔。双塔位于苏州古城东南角的定慧寺巷内,是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建起来的砖塔,一座叫舍利塔,另一座叫功德塔,建筑形式相同。历史底蕴丰厚的双塔为苏州古城增添了无限风采,现已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报恩寺塔,俗称北寺塔。报恩寺塔有着浓郁的江南风格,气宇轩昂,雄伟中蕴含着秀逸。自南宋以来,它历经风雨和战火,至今仍然安然无恙。


苏州城墙水门及临水建筑物。除了胥门之外,苏州每个城门都设有陆门和水门,这是其独具特色的地方。水门可以调节水流,减少水旱灾害。宋代嘉定十六年至清末的700年间,苏州城内无水患记录,水门起到很大的作用。


苏州郊外的山地。我每年都会去苏州一两次。苏州之美,一方面来自城内的古韵,一方面来自郊外的山水。郊外的风光增添了苏州的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