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作者是孙武。
孙策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 ),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称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
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兴平二年(195年),孙策征得袁术许可,东渡长江,进攻樊能、于糜,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并以曲阿为据点,与扬州刺史刘繇进行决战,大败刘繇。建安元年(196年),率兵进攻会稽王朗和吴郡严白虎。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僭越称帝后,孙策与袁术决裂;同年夏,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
建安三年(198年),朝廷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并封为吴侯。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及刘表部将黄祖。
建安五年(200年)初,在夺取豫章郡后统一江东;同年4月,正当孙策准备发兵北上之时,在丹徒狩猎时为许贡门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2.孙武(中国春秋时期军事家)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3.孙膑
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扩展资料:
孙子兵法(中国古典军事文化著作)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
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
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汉代版《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于临沂银雀山汉墓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膑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而非孙膑。
△孙武:春秋末人,是齐国田氏之后。到吴国受阖闾重用,破楚。
△孙武著孙子兵法13篇。其中名言:
「知己知彼」、
「致人而不致於人」、
「我专而敌分」(击中优势兵力打击分散敌人)、
「因敌致胜」(因敌情变化而采灵活战术)、
「主孰有道」(民众与君上若同心,最能打胜战,这是胜败之首要因素。)
孙策(175一200),字伯符,孙坚长子。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少居江淮间,颇有声望。坚死,依附袁术,不得志。兴平二年(195年),率其父所部千余人渡江,攻扬州刺史刘繇、会稽太守王朗诸部。孙策善用兵,军纪严明,得周瑜等地方豪族支持,先后攻占吴、会稽等郡,在江东地区建立了孙氏政权。建安二年(197年),袁术称帝,策奉汉帝诏讨之。拜“讨逆将军”,封吴侯。四年(199年)术死,策攻败庐江太守刘勋,得术、勋兵两万余,遂统一江东,割据东南。建安五年(200年),曹袁相拒官渡,孙策密谋欲袭许昌,迎献帝。兵未发,遇刺死,临终嘱弟权继承其事业。公元229年,弟孙权称帝,尊父坚为武烈皇帝,追谥兄策为长沙桓王。孙策,卒时仅二十六岁。先从袁术,以兵千余起家,旋霸江南。曹操曰:狮儿难于争锋。
=========================================================
孙膑又是谁?
△孙膑和庞涓是师兄弟,同时拜鬼谷子为师,是战国人。
△孙膑在齐,庞涓在魏,马陵之战,孙膑胜庞涓,庞涓死。
△上战,孙膑假败(「减灶诱敌」),於马陵(河南范县)险要之处,扒树皮刻上「庞涓死於此处之下」,夜晚,庞点火把观看,万箭齐发,魏军败亡。
《孙子兵法》作者是孙武。
孙策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 ),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称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
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兴平二年(195年),孙策征得袁术许可,东渡长江,进攻樊能、于糜,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并以曲阿为据点,与扬州刺史刘繇进行决战,大败刘繇。建安元年(196年),率兵进攻会稽王朗和吴郡严白虎。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僭越称帝后,孙策与袁术决裂;同年夏,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
建安三年(198年),朝廷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并封为吴侯。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及刘表部将黄祖。
建安五年(200年)初,在夺取豫章郡后统一江东;同年4月,正当孙策准备发兵北上之时,在丹徒狩猎时为许贡门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2.孙武(中国春秋时期军事家)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3.孙膑
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
孙武。
孙膑是孙武的后人。他写的是《孙膑兵法》。
孙策(175一200),字伯符,三国时期人,公元229年,弟孙权称帝,尊父坚为武烈皇帝,追谥兄策为长沙桓王。孙策,卒时仅二十六岁。
孙武。
《孙子兵法》是作者是孙武。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战国时期着名的中国军事家、政治家,被誉为“兵圣”。孙武从公元前512年开始为鲁国服务,为吴国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公元前506年,他率领吴国军队攻破楚国,不仅占领了楚国首都,而且几乎摧毁了楚国。
子兵法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兵书。这本书有十三篇,作者是齐国的孙武。从建成至今,它已经走过了2000多年的历史。隋唐以来,历代士大夫军国主义者结合不同的战略情势,对孙子兵法作了不同的评价,但主要围绕原“十三篇”进行论述。迄今为止,《孙子兵法》一直被认为是军事经典中的经典之作,并被世界各国广泛用于军事领域,也被用于没有硝烟的商业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