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到底有什么本事?怎么现在那么多人说他厉害??

2025-04-14 15:03:3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三个贡献: 198年9月,曹操采纳郭嘉之谋出兵攻打虎踞徐州的吕布。曹军先破彭城,再败吕布, 最后围困下邳。吕布坚守不出。战役持续了大半年, 曹操见士兵疲惫, 准备放弃。这时, 郭嘉却看出了胜机。他以项羽为例劝谏曹操, 提出“ 有勇无谋者若气衰力竭之时, 便不久于败亡” 的观点, 劝曹操急攻。曹操依郭嘉计策而行, 一面攻城, 一面决堤水掩下邢,果然于同年月攻克下邢, 擒杀吕布。 一般情况下, 曹操对郭嘉是言听计从的。但只有一次, 他没有听从郭嘉的意见, 结果犯了一个不可弥补的错误,那就是在199年放走了刘备。刘备投靠曹操后众人一开始都建议杀掉他, 以绝后患。唯有郭嘉同曹操意见一致, 认为刘备不能杀。郭嘉的本意是让曹操对刘备实施软禁。因为如果杀了刘备, 必然给曹操带来不好的影响, 断绝人才之路。虽然不能杀, 但也绝不可以放。但曹操对郭嘉的意思理解得一知半解, 以致铸成大错。在曹刘煮酒论英雄之后,刘备担心曹操猜忌, , 便想伺机脱离曹操的控制。刘备假称趁袁术溃败, 主动向曹操请求前去截击。这时, 恰好郭嘉不在身边曹操就同意了刘备的请求。待郭嘉回来, 得知此事后马上说“ 备不可遗也” 曹操当时也后悔了, 立即派人去追, 但已来不及。果然, 后来刘备踞有徐州, 开始对抗曹操。 200年, 曹操大军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曹操担心刘备突然发难, 在背后捅上一刀。正面的强敌已难于应付,曹军还能不能分出兵马迎击刘备呢?郭嘉偏偏说“ 可以” , 而且事不宜迟。郭嘉分析道“ 袁绍向来优柔寡断, 不会迅速作出反应。刘备人心未归, 立足未稳, 迅速进攻, 他必败无疑。然后再回师对付袁绍, 这是改变腹背受敌的最好机会, 决不能失去。” 于是, 曹操举师东征, 大破刘备, 俘虏了刘备的妻子,擒了关羽。情况正如郭嘉所料, 袁绍果然还没有作出反应, 刘备就已被击败。也是在曹操与袁绍相持官渡之时,又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传迫曹营江东豪杰孙策, 准备发兵偷袭曹操位于许都的根据地。孙策晓勇善战的名声当时正在中原大地上档档作响, 这位将门虎子艺高胆大, 完全继承了其父孙坚的好斗气质。此前, 他以所向披靡之势, 在富饶的江东四面作战, 一举莫定了雄厚的基业。与袁绍相持中已经处于劣势的曹操, 根本不可能再抽出兵力保卫许都。而一旦许都失守, 曹操阵营将立刻分崩离析。这是曹营中人心最为动乱的时期,不少人开始暗中向袁绍献媚, 准备为自己留条后路。当时, 曹军中与袁绍私下有书信往来者很多, 官渡之战后, 在袁营中就搜出了不少通敌竹简。在此紧急关头郭嘉居然提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见解“ 明公曹操根本没必要抽出兵力去保卫许都, 因为孙策来不了。”郭嘉说“ 孙策刚刚吞并江东, 所杀的都是英雄豪杰。而孙策本人又轻率硫于防备, 虽然拥有百万之众, 但和孤家寡人无异。我看他必然死于刺客之手。”后来孙策果然因三名刺客为主人报仇,中毒箭而亡。这或许是巧合, 但确实为郭嘉的神机妙算添上了一笔。 203年,官渡之战大败而归的袁绍病逝, 曹操进攻他的两个儿子, 连战连捷。曹军诸将都想乘胜攻破二袁, 可就在此时, 先前力主北进的郭嘉却力排众议, 独进奇策, 建议退兵。他为曹操分析了袁氏两兄弟之间的矛盾“ 袁绍的两个儿子, 袁谭虽是长子, 但袁绍更喜欢袁尚。袁绍一直为传位给哪个而犹豫,以至于在撒手人宜之际才草草决定让三子袁尚接位, 长子袁谭对此一直心存不满。如果我们攻打, 他们一定会联合抗击, 如果暂缓用兵, 他们一定会爆发内讧。” 郭嘉建议曹操装作向南攻击刘表之势, “ 以待其变” 。果然, 曹军刚回到许昌袁军生变的消息就已传来。曹操乘机回军北上, 将袁谭、袁尚各个击破,二袁一死一逃。因为郭嘉的妙计, 这一仗赢得既轻松又顺利。 207年, 袁尚逃入乌桓, 即现在的辽宁锦州一带。曹军诸将都说“ 袁尚已如丧家之犬, 关外胡人不会支援他们的。如果再做远征, 刘备必然会挑拨刘表袭击许昌, 万一有什么变数怎么办?”此时的刘备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 在荆州刘表的身边又积聚了相当的实力。以曹操对刘备的了解, 他有理由担心自己孤军远征之际, 刘备会在背后发难。这时, 郭嘉又提出不同于他人的见解“ 明公你尽管放心地去远征, 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许都也无妨, 我料定刘备无法给你添麻烦。不是刘备不想添, 而是有人会代替您来阻止他, 此人就是刘表。” 在众人一片哗然声中, 郭嘉详细地分析了平乌桓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 胡人自恃偏远, 现在必然没有防备, 突然发动攻击, 一定能够将他们消灭。袁绍对胡人有恩, 如果袁尚还活着,他们一定帮忙,迟早是隐患。现在袁家的影响还很大,这个时候南征,如果胡人有行动,我们的后方就不安稳了。但刘表是个只知坐谈的政客,他自知能力不足以驾驭刘备,所以必然会对刘备有所防备。现在虽然是虚国远征,但一劳永逸,就再也没有后患了。”郭嘉的观点一针见血,曹操听罢茅塞顿开,立刻进兵辽东。曹军在白狼山奇袭乌桓主营,俘虏了20余万人。走投无路的袁尚投奔了襄平公孙康。曹操军到易城,郭嘉觉得推进的速度还是太慢,又进言道:“兵贵神速。现在潜力远征,辎重太多,行进缓慢,被对方有所觉察必然就要做防备。不如留下辎重,轻兵速进,攻其不备。”后来,这一战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 兵贵神速、奇兵制胜” 的经典战例。曹操在设置了一些撤军假象之后, 暗中率领一支轻装精兵, 在向导的带领下突然出现在乌桓首领踢顿王的背后。乌桓军士措手不及, 首领蹋顿也被击杀。这次行军路况极端恶劣, 沿途有长达二百里的地段干旱无水。当粮食吃光以后, 曹军将士又不得不先后杀了几千匹战马充饥, 才艰难抵达目的地。同年秋天, 辽东太守公孙康带着袁尚的首级前来投降。曹操根据郭嘉的计策终于彻底平定北方, 统一整个黄河流域以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