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同学之间会因为玩耍或争抢东西发生纠纷,父母要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防止因处理不当导致父母介入其中,发生不愉快的事。
前不久,大明在学校与同学交换玩具时,因不小心弄坏了小月的变形金刚。老师告知家长后,大明妈妈虽然很心疼,还是按照1000元原价进行了赔偿。
事后,大明妈妈偶然知道商场一模一样的玩具仅为200多元时,心里不再淡定,于是找到小月妈妈要求退回1000元现金,自己再买一个变形金刚作为赔偿。
但小月妈妈不同意,说自家的玩具是从国外买的进口货,商场是仿品,自己怎么可能接受假货?
大明妈妈不甘心,多次和小月妈妈沟通也无济于事,一气之下,不准大明和小月一起玩耍。
两个好同学之间也因为玩具的赔偿问题心生尴尬,就此不再往来。
孩子弄坏了同学的玩具,赔偿后发现吃亏了,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1、不要过于计较
孩子损坏同学玩具后,父母在教育孩子吸取教训的同时,要敢于承担应有的责任,该赔偿的主动赔偿,该道歉的道歉。
为孩子做好榜样,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从此学会担当,今后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至于赔偿是否高了不要太计较,退后一步天地宽。
即使吃亏也是双方当时商定好的,事情已经过去,如果纠结过多,既影响自己的心情,还会把事态扩大,甚至把孩子也牵连进来,更加得不偿失。
2、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纠缠
当发现自己吃亏后,如果保留有当时物品的的证据,可以找同学家长积极沟通。
如果对方愿意退还钱物更好,不愿意退还或者没有证据就当是自己吃亏长记性。
不要针锋相对、纠缠不休,显得自己斤斤计较,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出尔反尔,让孩子感觉难堪而留下心理阴影。
如果对方家长是不讲道理、贪图区区小利之辈,相信人品不会太好,以后注意不来往就可以了。
这样的处理让孩子懂得人心的复杂,知道宽容和应变,掌握将来进入社会后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能够有效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
3、不要带贵重物品到学校
孩子年纪小,对金钱没有更多和具体的概念,也不知道同学的玩具是否贵重值钱,只会因为喜欢、好奇与同学互换玩具。
如果父母因为玩具贵重不让孩子与同学分享,慢慢地没人愿意与孩子玩,孩子会被孤立;
如果与同学一同分享,有可能因不小心导致玩具被损坏而发生纠纷。
因此,父母不要让孩子带贵重物品到学校,以免因损坏而发生不必要的争执,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
而且学校也要求学生不得带玩具到校上课,这样能够解决要不要孩子与人分享玩具的“两难”问题。
在孩子的心目中,玩具是用来玩的,而不是单纯用金钱来衡量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喜好。
如果孩子损坏了他人的物品,父母发现赔偿过高,要用“吃亏是福”的胸怀和智慧来处理。
这样能够减少纠纷的发生,既宽容他人也宽容了自己,为孩子树立勇于承担的好榜样。
集体的环境下孩子之间的交际难免会出现矛盾的地方,关键在于家长参与其中时处理事情的方法上要注意。
首先要通过老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发现是自己孩子造成的破坏,引导孩子要有担当,不可推卸责任。
如果是对方恶意损坏,而且还要求高价赔付,家长引导孩子不能示弱,因为一次示弱就会注定还会引来第二次的矛盾。
可以双方家长还有老师孩子共同分析事情的带来的结果,当下教育后达成共识的进行索赔。
让孩子诚恳道歉,说对不起,请求原谅。家长要买新的玩具,让孩子还给人家。
指引孩子向对方道歉,并且要赔对方一个新的玩具,之后再跟孩子讲玩别人的玩具时要小心。
家长最正确的处理方式就是要重视起来。
弄坏别人玩具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是如果家长把他当成一件小事。
那么将来孩子弄坏的是别人家的贵重物品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