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黄散了还能吃吗?

2025-04-03 07:27:2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蛋黄散了的鸡蛋在没有放置过久的情况下还是能吃的。

蛋黄散了的原因主要有:1、打蛋用力过度;2、鸡蛋不新鲜。

判断鸡蛋能不能吃的方法主要有:

  1. 辨别颜色:颜色中无明显杂质

  2. 辨别气味:味道只有蛋味和些许蛋腥味,如若有刺鼻气味则不可再食用

  3. 新鲜的鸡蛋是有一层薄膜,薄膜组织一般会连着蛋壳,若脱落的薄膜,则需要留意是否还能食用。

回答2:

散黄蛋:因运输等激烈振荡,蛋黄膜破裂,造成机械性散黄;或者存放时间过长,被细菌或霉菌经蛋壳气孔侵入蛋体内,而破坏了蛋白质结构造成散黄,蛋液稀混浊。若散黄不严重,无异味,经煎煮等高温处理后仍可食用,但如细菌在蛋体内繁殖,蛋白质已变性,有臭味就不能吃了

回答3:

最好不要食用...一般夏天温度过高.蛋黄就容易散,这代表这个蛋马上就要坏了.严重的还会丑,所以不要食用

回答4:

可开后蛋黄不成型的,证明质量有问题了,建议不要食用

回答5:

只要没坏(臭味)说明没问题,那就没必要浪费,吃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