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骨气的名人事例

2025-02-26 00:21:4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故事详细介绍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儿子。墨胎氏。孤竹政治中心在今河北省卢龙县西(包括今迁安市、滦县等地)。孤竹君生前立三儿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去世后,叔齐出走,欲让位给兄长伯夷。伯夷也不愿作国君而逃避。

后来二人在路上相遇,闻昕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善养老幼,深得人民拥戴而入周投靠。文王仙逝,周武王继位而拥兵伐纣,他们认为诸侯伐君以为不仁,极力劝谏。武王不听,决意灭商。伯夷、叔齐对周武王的行为嗤之以鼻,誓死不作周的臣民,也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野果为生。

2.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没有逃走,认为各国的变法没有不流血就取得成功的,他说:“变法流血者,请自嗣同始”,他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他的《狱中题壁》有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3.颜常山——颜常山舌

颜常山(颜杲卿)本来是安禄山的部下,安禄山叛乱后,颜常山假装投降,镇守常山,后招募人马,攻占井陉关,截断安禄山的后路。安禄山震怒,派史思明围常山,颜常山被抓。

抓到洛阳后,安禄山责问为何背叛他,颜常山说:“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怎么会跟一个牧羊羯奴叛乱。”安大怒,令人割掉他的舌头,颜常山仍大骂不止,直至气绝身亡。

4.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去做了彭泽县令。一天,上级派督邮来督察。为人骄横的督邮一到彭泽县就差人把陶渊明叫来见自己,而且要穿好官服,否则将影响他的前程。陶渊明忍无可忍,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便辞官而去,永远地离开了官场。

5.于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公元1449年,瓦剌侵略军席卷南下,明英宗偏听全无军事常识的太监指划,结果土木堡一战,明朝最精锐的三大营,共约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明英宗做了阶下囚。于谦带领22万大军,坚守京城,大破瓦剌军。

1457年正月,英宗南宫复辟成功,登上皇位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要清洗忠于弟弟代宗的一干大臣,首先被杀的就是兵部尚书于谦,给他定下的罪名是“意欲谋反”。

于谦遇害之日,悲愤满腔的北京百姓,伫立街头,含着眼泪,默默地为忠良送别。于谦被杀,抄家时发现“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耳”,只有正屋锁得严实,打开来看,都是皇上赐给的蟒袍、剑器。明万历年间,于谦终于得到昭雪,被追谥为“忠肃”。

回答2:

1.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故事详细介绍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儿子。墨胎氏。孤竹政治中心在今河北省卢龙县西(包括今迁安市、滦县等地)。孤竹君生前立三儿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去世后,叔齐出走,欲让位给兄长伯夷。伯夷也不愿作国君而逃避。
后来二人在路上相遇,闻昕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善养老幼,深得人民拥戴而入周投靠。文王仙逝,周武王继位而拥兵伐纣,他们认为诸侯伐君以为不仁,极力劝谏。武王不听,决意灭商。伯夷、叔齐对周武王的行为嗤之以鼻,誓死不作周的臣民,也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野果为生。
2.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没有逃走,认为各国的变法没有不流血就取得成功的,他说:“变法流血者,请自嗣同始”,他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他的《狱中题壁》有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3.颜常山——颜常山舌
颜常山(颜杲卿)本来是安禄山的部下,安禄山叛乱后,颜常山假装投降,镇守常山,后招募人马,攻占井陉关,截断安禄山的后路。安禄山震怒,派史思明围常山,颜常山被抓。
抓到洛阳后,安禄山责问为何背叛他,颜常山说:“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怎么会跟一个牧羊羯奴叛乱。”安大怒,令人割掉他的舌头,颜常山仍大骂不止,直至气绝身亡。
/iknow-pic.cdn.bcebos.com/023b5bb5c9ea15ce76c6de59bb003af33a87b2b1"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23b5bb5c9ea15ce76c6de59bb003af33a87b2b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23b5bb5c9ea15ce76c6de59bb003af33a87b2b1"/>
4.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去做了彭泽县令。一天,上级派督邮来督察。为人骄横的督邮一到彭泽县就差人把陶渊明叫来见自己,而且要穿好官服,否则将影响他的前程。陶渊明忍无可忍,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便辞官而去,永远地离开了官场。
5.于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公元1449年,瓦剌侵略军席卷南下,明英宗偏听全无军事常识的太监指划,结果土木堡一战,明朝最精锐的三大营,共约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明英宗做了阶下囚。于谦带领22万大军,坚守京城,大破瓦剌军。
1457年正月,英宗南宫复辟成功,登上皇位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要清洗忠于弟弟代宗的一干大臣,首先被杀的就是兵部尚书于谦,给他定下的罪名是“意欲谋反”。
于谦遇害之日,悲愤满腔的北京百姓,伫立街头,含着眼泪,默默地为忠良送别。于谦被杀,抄家时发现“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耳”,只有正屋锁得严实,打开来看,都是皇上赐给的蟒袍、剑器。明万历年间,于谦终于得到昭雪,被追谥为“忠肃”。

回答3:

黄继光的故事,雷锋的故事

回答4:

刘胡兰故事

回答5: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