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2024-11-18 17:44:5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第一,如果真听不懂,建议降低难度。选择难度在自己水平之上的又不会超出太多的听力题来做。一步一步加大难度。
第二,建议练口语。英语中,听说写是有很大联系的。我在高中那会儿有听说考试(广东的特色.....),每天进行上机训练,第一部分是跟读,第二部分是听然后答题,第三部分是听一个故事,然后复述。那段时间我英语感觉进步飞快。
第三,还有一个誉简原因就是你的基础不牢,望勿介意。你的找出你听不懂的原因,是某个单词不会,还是听着前面想的时间太久后面太快跟不上?还是你平时老师的语速你习惯的语速都比较慢导致不习惯?个人建议,慢慢来,别着急。多听英语朗诵,或者多看英文电影,英剧美剧。多读,无论是课文还是课外资料。
第四,看起来跟你的听力没多大关系。但是是我自己的方法。有点傻帽。就是比如,你今天看见一个帅哥,你物携有意识的将你的想法用英文翻译一下,today i caught sight of a handsome boy.什么的庆蚂裤。
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你的语感。
第五,多听多听多听。(*^__^*) 嘻嘻……

没有复制黏贴。手打。有问题继续找我。

回答2:

、听力理解障碍
1、语言知识障碍
听力理解是听和理解的总和。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必备条件,没有一定的语言知识,要听懂是很困难的。语言知识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音障碍
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提高听力首先要过好英语口语关。语音障碍包括语音包括、语调及各种朗读技巧方面的障碍。如单词重音、语句重音、音的省略和同化、连续、不完全爆破等技巧,就不可能真正听懂所听材料。
2)语速障碍
语速障碍是指学生的理解速度跟不上听力材料的录音速度,如由于课本配套磁带语速较慢,或英语教师讲课时语速较慢等因素影响,学生只熟悉这一类慢速英语。由于这些因素长期的影响,学卜运生一遇到政党语速的呼力材料,反而感到不适应。
3)词汇障碍
词汇是搭建语言的基础。Wikins指出:“没 语法知识只能表达很少的思想,没有词就什么也不能表达”(束定芳等,1996)。
词汇量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要想快速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听者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学生高中毕业时必须掌握1997年单词和短语,但这是指阅读词汇量,实际上大多数学生的听力词汇量还不及乎梁阅读词 汇量的一半。
不少学生在学习单词时,主要通过借助其外形,具体的语境,在阅读过程中来学习和掌握单词,而对其声音的识别则重视不够,如果在一个句子中有一两个关键词学生 听不懂,要想真正听懂句子是不可能的。
4)语法障碍
语法知识是帮助我们理解英语句子的必要条件。它能为我们正确判断动作发生的时间、动作的执行者或承受者以及虚拟、事实等情况提供必要的依据。如果没有牢固的语法基础,则不可能对听力这一闪即逝的信息有良好的把握。如对于You should have finished your homework yesterday这一句,如果听者有扎实的虚拟语言知识,便能够明白此句的意思:你昨天应该完成家庭作业而事实上没有。听者如不懂虚拟语气知识,则即使听懂了每个单词岁弊运的意思,也无法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5)综合理解障碍
听力的最终目的在于达到句子、篇章等的综合理解。语音、词汇、语法等都是为此目的而做的铺垫。仅靠这些良好的基础而没有一定的听力技巧,仍然很难提高综合理解能力。
一些同学不理解东西方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拿东方人的曲线思维方式去理解以西方人直线思维方式所组成的听力材料,结果只能是无法掌握篇章大意。
有的同学力图听懂每个单词和句子,一遇到不懂的词或句子则停下来思考,结果把后面的信息也给放这了。
还有的同学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听力材料,而是借助于中文,中间经历了一个心译过程。这样的翻译过程影响了下文信息的输入。听到的只能是一些支离破碎的材料。
所以在听力训练过程 应养成抓重点、不究细节、用英语思维的好习惯,这是克服综合理解的障碍的关键。

一、听力理解障碍

2、非语言性障碍
大量语言性障碍是指与语言知识无关的影响听力的障碍。本文主要讨论心理障碍和文化背景和知识障碍。这是如何提高英语听力的基础和重点。
1)心理障碍
呼力理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当人们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易产生恐惧心理,在此状态下,听者不能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整理和提取已不能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整理和提取已储存的信息(桂诗春,1992)。有的同学一遇到不理解单词或句子就烦燥不安,没有心思往下听,有的同学甚至在未听前就存在畏难情绪,这些都无形中设置了信息输入的屏障,使大脑出现暂时的“空白”,从而影响听力理解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2)文化背景知识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相关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是相当重要的。如果这方面的知识缺乏势必使学生 无法预测所要听的信息的内容,形成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如果一个学生不熟悉美国的历史文化、政党制度、节日、风俗习惯等知识,他在听一些关于美国政治制度、感恩节、婚俗习惯等材料时,只能听懂几个词,部分信息或仅理解了字面意义而不理解用法意义,从而造成误解。
二、听力理解的训练策略
通过对以上诸多影响听力理解的障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想真正提高听力水平,必须认真分析自身存有问题,有的放矢地击破存在的障碍,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采取下列一些措施。
1、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要认真学习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音标基础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
其次,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与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诸如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等知识,加强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教师的课堂英语应力求规范自然。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听一些各种类型的(特别是发音不同的英语英语和美国英语)材料,注意分析总结来自不同英语国家、地区的发音习惯和规律。可以在课外多听一些英文歌曲,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兴趣小组活动等。有条件的话,要求学生多与外籍教师用英语交谈、体察、熟悉不同外教的语言特点和规律。在听的同时,可以有选择地进行模仿。
第三,要鼓励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要求学生扩大积极词汇(对同义、用法和发音都熟悉的词汇)量。词汇学习要边学边记,反复复习。在学习每个词汇时,严格按照音标记忆单词,每学习一个单词都熟悉它的发音,使每个词语在记忆时都能形成语音和词义之间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联系,这样在听到这些语音符号时,能迅速反应出该词的意义。
第四,认真学好语法。在学习时,要深入准确理解不同时态、语态、句型所表示的不同含义,此外,还要熟悉英文不同文体的篇章结构,尤其是连接词的用法和意义,这样,从内容到形式对英文的表达规律都有一个深入全面的理解,从而提高听力的水平。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标准规范的语音、语调、丰富的词汇量、扎实的语法知识和英文篇章结构知识等对于听力理解有巨大的帮助。

2、克服心理障碍,加强英语文化的导入
针对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教师在学生听力训练的开始阶段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首先,要对学生加强学生目的性的教育,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使学生认识到听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语言输入的最重要的途径,它是一项长期的语言实践活动,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该注意循序渐进,逐步使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可采取精听与泛听相组合的方法,在听时作适当的记录。多读一些英文的阅读材料,扩大词汇量,巩固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综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随着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在听英语时的焦虑、紧张情绪就得到有效的克服。
针对因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贫乏所引起的呼力障碍,师生都应有意识地加以弥补,在充分利用英语教科书所提供的有关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多读一些涉及英美文化背景方面的中英文书籍,了解英语地域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以增强对跨文化知识的敏感度。
要充分利用英语电影、电视、录像等媒体直观地获取相关信息,不断丰富自己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回答3:

听力技巧 五步曲
第一步:利用试听文题时调整心理,放松,听力测试要求考生有较好的心理素质。
第二步:读题预测,细节莫失,答好听力题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是在听录音之前先阅读试亩滑仿题。
听音前题目要求、让码问题与选项,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浏览问题和选项时,要尽可能对文章内容和试题答案进行预测,听录音时只要验证自己的预测就可以了。同时由于选项和试题中的短语、句子可能会在听力内容里出现,因此,认真读题还可以提高听的质量。
第三步:初听文意,信息速记。
在第一次听录音时,同学们应尽最大努力去理解文章大意,千万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个别词句上。另外,必须听清、听懂首句,因为首句往往概括了全文的核心内容,听懂这一句,对预测全文内容有很大帮助。此时听到的信息如果在试题选项中出现了,但不能轻易下结论,因为下文的信息可能还会影响你的结论。
在初听录音时,可以速记表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单词,这样可以帮助你在答题时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此时尤其应注意听关键词。
第四步:再听全文,严防遗漏。
在听第二遍录音时,应在进一步理解全文、把握细节的基础上,特别注意第一次没有听清楚或没有理解的地方,验证一下自己在第一次有没有误听或漏听信息。 如果感到有误听、漏听的地方,应结合试题选项和短文内容验证一下。如确实误听、漏听,应该立即修改,否则录音结束之后就失去了解题的依据。
第五步:解题复查,高分稳拿。
在做听力题的时候,大部分事实细节题同学们只需要认真听录音就能准确作答,然而也有一部分试迅纤题不能直接听到答案,无法直接做出选择,这个时候,应结合听力内容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 必要时还应将有关信息记在草纸上进行推断,这样解题时就更为直观了。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