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为什么是闽南文化的基石

中原文化为什么是闽南文化的基石
2025-04-24 04:01:0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时代,闽越王余善闹别扭。汉王一怒之下,大兵压境,将闽越王、闽越族全部赶回江淮。不过仍有许多闽越族躲在闽南的山林中刀耕火种、猎鹿捕鱼,悠然自得。偶尔不高兴了,也跟汉人闹点乱子。于是三国的孙权又派了兵来镇压。据说最多一次出动了20万人马。可见闽越族也不是好欺负的。
到晋代,闽南的汉人渐渐多了起来。开始都聚居在现在的泉州一带,所以泉州那条江就叫晋江,乃晋代汉人聚居之水也。

永嘉之乱,中原涂炭,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姓逃到福建。闽南的人口数年间增加了一倍。
这些中原来的汉人跋山涉水,一路过关斩将,拒盗抗匪,自然有不少兵丁家将。到得闽南,男多女少,免不了要找当地的土著女人来当老婆。泉州话称女人为“姿娘”,据说乃无诸之“诸娘”。果真如此,则闽南当时的女人恐为闽越族女性居多。

到唐代,河南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奉旨率兵平定潮州、泉州之间的九龙江流域的土著造反。造反头子叫蓝奉高,可以推断即今天畲人之祖先也。打了十几年,总算平定了九龙江流域。朝廷并在此设了漳州府,闽南人因此把陈元光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的部下杀了蓝奉高的兵卒,自然也把蓝奉高山寨里的女人全部弄来当老婆。所以闽南人实际上是晋唐中原汉族与古闽越族血脉相融的后裔。

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率兵入闽,统治福建数十年,王审知后被世尊为“开闽王”。其次兄王审邽及其儿子王延彬统治闽南数十年,保境安民,又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使闽南在五代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今闽南人说起祖籍原乡,多说自己是河南光州固始,其实有相当多为归附王家的伪托。

中原这三次大移民,带来了大量的中原文化。对中原文化在闽南的拓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闽南文化正是在从晋到唐传播入闽的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孕育起来的。在留存古中原文化、融会闽越文化及吸纳南阳文化的基础上闽南文化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