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前要看那些书呢?

2024-11-14 12:38:1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先列举几样,具体内容简要自己去搜,都是爱书之人,给点小建议而已。
***海外文摘 杂志(网罗大千世界古今中外趣闻逸事名人典故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
***读书 杂志(中国文坛经典作品和新人作品推介)
***林语堂-《中国人》(轰动西方世界的文学经典,只有国学大师才能写出这样的妙作,书中包罗万象,阐述中国人的精神/品性/历史/文化/艺术/等等)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讲述明朝万历当政时期的故事,是了解封建王朝历史的切入点,黄仁宇运用“大历史观”让历史不再枯燥乏味,引人入胜)
***吴思-《潜规则》《血酬定律》和《隐蔽的秩序》等(当代历史知识分子的著作精品,剖析中国独特的社会运行秩序,引发读者深思,尤其可贵的是,读它,对了解现代中国的官场秩序和人际潜规则大有裨益)
***其实好看的东西多的很,建议你找几个好一点的读书论坛,什么事情都解决了,想看什么书,一般都有电子版的,想随时看的话,可以用电脑,笔记本,或者买个大一点屏幕的电子书阅读平板。
***读书和文化论坛的好处是,可以看到好多好书的介绍,牛人的推介,好书的电子版下载地址等等,妙不可言。

回答2:

读书和做事一样,先难后易.
阅读的目的在于增长自身的学问和修养,而学问与修养则建立在思考中。有些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快乐或者应用于交际,以备与人交流时可以无所不知博闻广识。这都无可非议,然而我个人认为阅读的乐趣在书中可以解决情绪,但是解决不了生活。至于为了方便自己炫耀,其实质无异于是让别人赏心悦目,也是好事。但是,真正的在有限的生命里,最有意义的阅读莫过于使自己明智以及能够把明了的智慧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因此,一本书的前言与后记一看就明白其要说什么的书,大可不看。一本众所周知的名著一定要看,而在无穷无尽的名著中进行选择的话,先看哲学为上。一个了解了哲学的人,看任何书都不会困惑,而且在任何文学、小说等等作品中都能够有自己的审美和见解。一个漫步在各领域的书籍中的人,都能有自己的独到观点的人,等于在任何书中都能汲取营养排出糟粕。

无论我们看什么书,都是昨天的观点.昨天的观点是针对昨天,昨天的事情今天已经变化发展,所以任何书中的观点都有局限性。而无论怎样的观点都有一定的思考原理,所以任何书籍中都有作者的智慧思考。因此,读书在于理解原理,而不在于记住观点和方法。

原理的正确性需要我们继承发扬,而观点解决的则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而此问题永远不会原汁原味地重现。因此,看书明理无疑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我们可以运用此原理解决类似的问题,但是,绝对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其观点。看书与其能够滔滔不绝地背诵内容,不如一个字一个字地进行推敲考察,以便跨越时空与过去的才子佳人交流思想。

中国的哲学主流就是道德文章,而中国的道德文章大多是你应该怎么做,而把为什么这么做归结于天道。因此,大多数的年轻人看了或听了,都有一个似是而非的想法,这个想法就是:“我好象都明白,但是我一定做不到。”因此,看了,听了也就全当看看听听而已,他认为没有用。原因就是如此,过去的方法只能解决过去的问题。现在是我老大,我做主,天算什么!

因此,浩若烟海,博大精深只能是源源流长,而不能继承发扬。假如,年轻人读一读鬼谷子的《纵横术》,我看还是比较适合的,里面都是人际关系的智慧。假如年轻人在耐下心来读一读老聃的《道德经》,我想他们对于道德二字绝对不是这种理解。自从董仲书以来,儒家学术的道德无疑都是解决封建王朝的统治问题,此问题在今天早就随着猿的尾巴消失在浩淼虚空中,踪影皆无。

也难怪年轻人不喜欢什么都归结于天,毛泽东早就把“天不变,道亦不变”摧毁。因此,伦理道德的继承和发扬需要合理的推理演绎,把其中为封建王朝服务的不合人间之理的消灭,把道德的真正原理呈现出来,才能使人们了解到道德是为了实现利益而必须存在的法则。

老聃的道德是人间的规律演绎出来的智慧,鬼谷子的纵横数更是解释人性和人类的奥秘演绎出来的人际关系哲学。人性的规律演绎了人类世界,而人类世界的形成目的在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性的自私和人类的生存又需要实现群居产生合力而征服自然,也就在人类群居获得力量的同时,人性又造成了个人与人群的矛盾。

而道德的出现是根据解决这个矛盾而出现,是为了更好地促成人类地生存和发展,生存与发展就是物质利益.因此,道德与利益是如影随形,两者不能分家,分家则利益和道德都是海市蜃楼。把道德放在天上,把利益放在人间,二者活生生地一个牛郎一个织女,中间就是痛苦。

因此,与其喋喋不休地宣扬人们早就失去兴趣的道德;不如,告诉人们利益就是道德,道德就是利益。而其中的原理需要我们去阐述清楚,阐述清楚人们就明了道德却是中国人的大智慧。因此,要想成就人生先获得这种大智慧。读书第一选择就要揭开道德的谜底,因为,传统道德却是中国人的精华思想。

回答3:

你最好读一些励志类和哲理类,不过你都成年了,可以读一些名家作比如:林语堂的《人生八味》,很不错的,对你自己的见解很有帮助哦!!!

回答4:

============================================
喜欢历史,喜欢文学,喜欢诗词歌赋,还喜欢纵横学说之类
==================================================

======================================================
近代梁启超先生曾将国学入门书目最低限度列为——经部:《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史部:《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子部:《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集部:《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

梁任公并认为:"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报……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为中国学人矣。"

只是如今现代快节奏式的生活潮流,要一一去阅读这些古文,恐也不是易事。

1978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设立"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请钱穆作了系列讲座。在讲演中钱穆指出有7部书是"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钱穆先生所说前五书,是为国人学子必读书,深表赞成,想来这也便是国学最低书目吧。

有鉴于欣赏国学而被古书之浩瀚惊呆的朋友,我觉得有必要将国学入门书目再调整一下,浓缩到底。把一些对我们来说苦涩死板又诘屈聱牙的古书(如《尚书》、《易经》、《诗经》)先放一边,先选读一些较富趣味性的古书。

经部:一般来说,现代政界与学术界反孔非儒的神经已经疲软,因而现在通行的四书五经里很少再有扭曲儒学的歪解,四书五经的版本很多,都还可以。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学者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与《孟子旁通》(这两本较有意思,在领悟圣人微言大义时,或犹能会心一笑)当足一读。宋代学者兼儒家大师二程曾说:"学者须先读《论》、《孟》,穷得《论》、《孟》,自有要约处,以此观其它经则省力也"(《近思录》)。二程甚至认为,《论语》和《孟子》学好了,其它经也可以不学。在此,姑不论学好《论》、《孟》是否便不必再学其它儒家经典这一问题,于中可见《论》、《孟》之要。

史部:太史公的《史记》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读过。其他史籍凭各人爱好,我们要是喜欢历史,大可读遍《二十四史》。不过便是不喜欢历史,那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还是要读的吧?

子部:《庄子》一书走笔峋丽,其文恣肆,应可助长我们的文采,五四前后,著名教授兼作家施蛰存还建议青年读《庄子》(和《文选》),可见其要;《墨子》虽也有点难懂,不过墨子是位杰出的思想家,要了解墨家学说,请读《墨子》;读《韩非子》一书,可以了解法家之八九;当然还有道家著作《老子》。

集部:首推《文选》;其次所谓文尊韩柳,诗推李杜,所以《韩昌黎集》、《柳河东集》、《李太白集》、《杜工部集》自当读读。但既是国学最低书目,那韩、柳、李、杜任选两本也便是了。

一言以蔽之,《论语》(必读)、《孟子》(必读)、《史记》(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汉书》(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后汉书(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三国志》(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庄子》(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老子》(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墨子》(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韩非子》(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文选》(不可不读,但可选读章节)、《韩昌黎集》(或选《柳河东集》,当读,可选读章节)、《李太白集》(或选《杜工部集》,当读,可选读章节)。

至于近、当代学术论文,可先不读。若不曾饱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史家著作,便去看那学术论文,无疑较难明了。只因涉猎不广的话,既难以读懂书中所论之要,又有先入为主之误。是以可等有些基础后,再读不迟。

不才窃以为读书求学总会有益于已,诚如古人所云——"人之有学,如木之有枝叶也。木有枝叶,犹庇荫人,而况君子之学乎?"(《国语》)

===================================================================
==============================================================
========================================================

回答5:

1、向你推荐一本老书,但是永远不会过时:《相约星期二》。
约翰·阿尔博姆著。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如果你英文够好,就读英文原版。一位老人、一位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看似沉重,读起来却轻松易懂,但就在温馨的文字里,生死的感悟中,你会落泪,不为生命的逝去、不为命运的无常,只为它揭示了人生最重要的课题——爱,而这,是你生命的唯一理由。我曾经买过10几本送朋友,大家都说,很感动、很难忘、很经典……几乎,无可超越。
2、如果你喜欢,可以继续读他的《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但是我觉得还是《相约星期二》更胜一筹。
3、《追风筝的孩子》,一段讲述友谊与忏悔的动人故事,不需多说,感动只因那一句;"为你,千千万万次~"
就这些吧,真正的好书,数页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