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到了秋冬季该如何保养?

2025-04-26 09:03:3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防潮
秋冬季节室内外温差大,空气中和人耳道内产生的水蒸气容易凝结在导声管和助听器内部,影响声音的传导,导致声音变小乃至没有声音,甚至腐蚀内部元件。
每天检查助听器的导声管,有水珠时将导声管拔掉,甩出水珠,并用纸巾拧成细线将管壁吸干。暂时不用助听器时,将助听器取下置于干燥盒内,做到每天保持助听器的干燥。干燥盒内的干燥剂变色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干燥效果。

二、防静电
秋冬季节比较干燥,手上的静电可能会导致助听器短路、无声,甚至破坏内部器件。
在拿取助听器前,用手摸摸桌子或是墙壁,导出静电再拿取机器。秋冬衣物尽量选择轻柔棉毛天然材质,尽量少选用化纤材质的衣物。也可在双手适当涂抹护手霜进行滋润,避免静电产生。
三、善用电池
秋冬季节环境温度低,助听器(锌空)电池的性能受低温影响很大,电池使用时长也会明显缩短。当电池电量或电压低于一定程度时,助听器会发出提示音,或者声音变异、断断续续,甚至助听器停止工作。
在更换新电池时,揭开电池上的薄膜,于空气中静置2-3分钟,环境温度过低时,可用手将电池搓热再放入助听器,利于电池更好地工作,确保助听器性能的稳定;如长期不用,请将电池取出,以防电池漏液腐蚀助听器。
四、小心取放
秋冬季节环境温度低,室内外温差大,对助听器外壳材质性能能有一定影响,过冷过热或温差急剧变化会引起外壳承受力不足,受外力冲击时易脆裂,甚至引起内部器件震动。
冬季助听器应做到轻拿轻放,助听器取下后应置于安全的地方,防止跌落地上和受外力挤压,最好养成固定存放助听器的习惯,建议存放于干燥盒内。
五、日常清洁
佩戴助听器时,人体自生的排泄物(如耳垢、耳的分泌物等)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助听器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每天使用后,用干燥的软布将助听器表面的耳垢和汗液清洁干净。对于耳背式助听器,如发现导声管被耳垢或杂质堵塞,要立即清洁。对于定制式助听器,检查耵聍挡板(麦克风入口)是否有耳垢或杂质堵住,还要注意查看通气孔是否被堵塞,可用随机配备的小毛刷进行清洁。

回答2:

1.防潮、防震、防高温。应将助听器放在阴凉、干燥处,不能戴着助听器洗澡、游泳。晚上把助听器放在装有干燥剂的盒子里,不要将其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应避开高温、高湿环境,尽量避免摔碰。盒式助听器注意不要扯断导线,不要摔坏耳机,不要用尖且硬的小螺丝刀捅麦克风。耳内式助听器要小心佩戴和摘除,不要跌落在坚硬的物体上,汗水对耳背式助听器的损害较大,注意用柔软的干布擦拭助听器,保证出声口、声音通道、通气孔通畅,不要尝试自行修理助听器。
2.每周至少清洁两次助听器。由于助听器容易被污垢、细菌污染,因此要经常保持清洁,定期对助听器进行专业清洗处理,切忌用水擦洗,因为水会损坏助听器。尤其是耳内式助听器每周至少清洁两次,用柔软的干布清洁表面,用刷子清除出声孔和通气孔周围的耳垢,及时更换新的挡板。
3.定时检查电池电量。当助听器的放大能力下降或出现杂音时,应立即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否则会影响助听器的正常使用,要及时更换电池。耳背式助听器使用纽扣式电池,合格的产品使用寿命应在200小时左右,按每日使用12小时计算,有效使用期限约为两周。助听器较长时间不用时,应取出电池,放置在阴凉通风处。
4.音量电位器的保护。平稳旋转,避免受到外力冲击,汗水多时,要擦干,保持清洁。
5.轻开轻关,避免用力过大、过猛。
6.防止汗液进入耳钩。耳钩位于助听器的最前端,是连接耳模的通道。如有汗等液体时,可将助听器连接软管与助听器耳钩分离排除。
7.定期保养。助听器每隔3个月或半年时间,要送到选配中心,由专业人员清洗助听器内部,以确保助听器处于良好状态

回答3:

.防潮、防震、防高温。应将助听器放在阴凉、干燥处,定期到验配中心去保养抽湿。

回答4:

防潮、防震、防高温防腐蚀。应将助听器放在阴凉、干燥处,定期拿到验配中心保养抽湿。

回答5:

在冬季,防冷凝水,避免受潮。耳道内的温度和湿度较高,但助听器外部接触空气部分的温度较低。耳道内的潮气会进入受话器并冷凝于内部,从而堵塞出声孔并腐蚀受话器。导声管或耳钩部位也容易产生冷凝水,助听器会无声或者声音小。增加清洁干燥的频率,送到验配中心处理。
冬季室内外温度较低,会造成电池耗电量的增加,尤其是东北地区。电池会因温度降低而造成电压下降,使电量过早耗尽。不用时打开电池仓门,节约用电。
冬季空气比较干燥,量的静电聚集也会损伤助听器,造成助听器自动关机等故障。使用前手扶墙面,减少身体静电。
轻拿轻放,避免外壳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