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弥远虽然擅权误国,但是他排斥同僚的做法间接维持了南宋朝廷的稳定,对当时国家的发展有利,所以没被写入奸臣传。
史弥远自公元1207年升为礼部尚书掌握朝廷实权后,到公元1233年十月病死,前后擅权长达23年。他的死,虽然对南宋朝局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其擅权太久,其种下的恶果已非一朝一夕可以去除。
史弥远擅权误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金屈膝求和;二是妄行废立皇储。
一、对金屈膝求和:
史弥远是宋孝宗期宰相史浩之子,虽为父子,但行事作风却与其父南辕北辙。史浩主张北伐中原,收复失地,为岳飞昭雪平反;而史弥远却一意向金求和,不仅恢复了奸臣秦桧申王爵位和忠献的谥号,而且与金国重订和议,使南宋遭受了更大的损失。
二、妄行废立皇储:
赵与愿死后,宋宁宗立赵贵和为皇子,赐名赵竑,准备由他继承大宝。此时的赵竑虽然已结婚生子,但胸无城府,直言将来要把史弥远贬到新州。他的这些牢骚被史弥远安排在赵竑身边的宫女全部告诉了史弥远,史弥远遂决定谋划废立皇储的政变。
史弥远的第一步就是把宋太祖长子赵德昭之后的赵与莒推荐给宋宁宗,赐名赵贵诚,立为皇侄。史弥远乘宋宁宗病重之机,伪称宋宁宗下诏立赵贵诚为皇子,并改名赵昀,朝中无人敢追问真假。
不久,宋宁宗驾崩,史弥远加快了废立皇储的步骤。他命杨皇后的侄子杨谷、杨石兄弟进宫,告知欲立赵昀为帝的打算。意外的是,杨皇后却对此事并不赞同,杨氏兄弟进宫继续规劝杨皇后,在史弥远的威逼利诱之下,杨皇后违心地同意了立赵昀为帝,是为宋理宗。而赵竑被改封济王,迁居湖州。
因为史弥远虽然排斥异己,打击了同僚,但是这样的行为却稳定了南宋的朝堂,使得南宋能够平稳的发展,所以他没有被写入《宋史》奸臣传。
丑行,俗称“小花脸”。是京剧里面的一种扮相,所以没被写入《宋史》奸臣传
史弥远虽然与秦桧同样是排斥异己,打击了同僚。但其目的是大相径庭的,所以他没有被写入《宋史》奸臣传。
权相史弥远虽然做过多坏事,但是由于很多原因,他并没有记录下来,性质没有秦桧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