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所得税怎么算?

2025-03-14 14:36:0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个体工商户所需缴纳的所得税为个人所得税。

计算方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准予扣除的税金)

税率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不超过5000元的5%;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10%

个体工商户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和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不一样。理论上个体工商户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按5%~35%的5级超额累计税率,可以扣除其成本费用,按剩余的余额计算。实际上,税务机关不会让你按标准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计算,而是采取核定征收的办法,根据你的经营规模、经营地点、经营品种等因素决定你需要缴纳的税。

回答2:

个体户的经营所得税计算公方法如下:
1、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业主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24000元/年;
3、从业人员工资扣除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确定;
4、生产经营期间借款利息支出,凡有合法证明的,按不高于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部分,准予扣除;
5、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乘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6、要区分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与取得的其他方面所得的划分;
7、从联营企业分回的利润,应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8、个体工商户王某在生产经营的同时著书取得的稿酬所得,应按稿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
第五条
个体工商户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本办法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回答3:

你好,个体工商户所需缴纳的所得税为个人所得税。

计算方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准予扣除的税金)

税率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不超过15000元的5%;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10%,减速算 扣除数450,等等后面还三级

个体工商户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按5%~35%的5级超额累计税率,可以扣除其成本费用,按剩余的余额计算。

回答4:

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 -成本、费用及损失 -起征点。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查账征收:要求个体工商户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的凭证记账核算,在缴纳个税时按照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及损失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适用的税率

回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