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当代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网络与现实的反差
网络有大量现实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信息,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接触不同的信息、不同的人,网络上丰富的信息给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吸引力,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容易着迷于网络世界里。在网络世界里,大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大量新鲜事物,还可以将自己的情感需求在网络上倾诉,而这些恰恰是现实生活中所匮乏的,大学生由于频繁接触网络而对网络产生依赖。
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
2.在网络世界有存在感
在现实生活里,有的大学生比较胆小,平时没什么存在感,而在网络世界里,每个人都可以发言、评论,还可以被别人点赞,甚至上热榜,这些都给他们带来了存在感与优越感。在网络游戏里更是玩得不亦乐乎,玩游戏让他们可以暂时忘记生活的烦恼,如果玩的厉害还可以有人夸赞,有人一起玩,找到一些存在感。由于网络的匿名制,许多人在网络上的言语风格可能跟现实大相径庭,个人存在感在虚拟世界中得到提高和象征性满足。
寻求存在感
3.为了融入集体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每一年都有不同的网络流行词语,如果没有经常玩网络,容易跟别人没有话题,当别人在谈论一个梗时自己却什么也不懂,融不进集体聊天。如果周围的人都打游戏,而自己却不打时,会感觉到自己像是被排挤在外,还有可能被别人嘲笑,因此,大学生的社交需求,也造成了大学生沉迷网络世界。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
4.监督与管制不足
大学生刚脱离高中枯燥的学习生活,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没有家长、老师在身边的监管与束缚,周围环境的同学也一样玩电脑手机,于是容易沉迷网络世界而自己却不自知。而且,大学生大部分都刚成年,他们还不能很好的管控住自己,但大部分网络游戏由于他们已经实名认证很难牵制住他们,大学生更是能随心所欲在网络世界里遨游,无法自拔。
当前随着电子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种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称之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给大学生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下滑、身体健康的损害、道德人格的缺失,更有甚者会因此引发犯罪。作为家人和教育者必要要多了解学生心理健康小知识,培养学生校园安全知识。帮助他们摆脱网瘾。
1.人格因素
由于心理和社会需要产生对网络的期待,需要得到满足和产生愉快的体验,导致了不同的网络暴露模式。而个体的消极个性特点及某些生理特征可能引发个体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恐惧和障碍。网络交流可使人们不受外表和实际生活的约束,并可随心所欲地改变和修订自己的品质和人格特点,促使一些人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寻求理解和满足,不能自拔。
2.挫折心理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遭受挫折是随时可能遇到的事情。受挫折后,由于个人调控能力不同,一些大学生可迅速调整心态,继续向正确的方向努力;而另一些转而求助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利用网络空间的隐秘性,对自我进行加工美化,在网络中能较易地实现“新我”的目标,获得成功,使受挫心理得到安慰。
3.个体需要
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还源于逃避压力、现实解脱及精神归宿感的需求。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致使青少年长期生活在考试的重压之下,导致厌学情绪,从而在网络中逃避现实。
那么学生沉迷网络怎么办呢?
必须正确认识和面对网络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深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掌握学生心理健康小知识,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帮助大学生预防和戒除网瘾,使其成为一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脑技术的发展,手机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甚至存在很多大学生沉迷网络的情况。那么,当代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造成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回答,以下是详细介绍:
一、没有明确的目标
首先,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之一是没有明确的目标。因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把时间都花在手机上。在谈恋爱这个问题上,有的大学生甚至说:“为什么要谈恋爱?是手机不好玩吗?”这也在侧面上反映了大学生沉迷网络的现状。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手机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沉迷网络的现象的发生。
二、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
另外,很多大学生沉迷网络还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有关。手机和网络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是伟大的发明。如果运用得当,就能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而如果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过度使用手机和过度沉迷网络,就会产生很大的消极作用,极大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不该玩手机的时候玩手机,例如晚上本该睡觉的时间却熬夜玩手机,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结语:
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个是没有明确的目标,一个是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可以说,大学生沉迷网络是多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在实际生活中存在一定的差别。
大学生网络成瘾是因为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容易沉溺于某一新鲜事物不身心特点有关,抵御网络诱惑的能力不强,他们的社会化进程不完善,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社会交往能力,经常与周围人产生隔阂,进而封闭自己,目前的游戏软件产品大多来自境外,很多涉及暴力、色情网络游戏等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上瘾的心理疾病。
(一)社会因素
由于我国网络管理制度尚不健全,有关部门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非法网站沉渣泛起,社会不良思潮在网上泛滥。这些因素很容易让大学生在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中迷失方向。
(二)网络特殊的媒体身份。
以其大信息量、交互性、平等性、匿名性、安全性为主要特点的网络,对大学生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并构成了他们生存的“第二空间”。在网络媒体面前,大学生不仅仅是读者,而且是演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融入网络之中,网络互动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并产生愉快的体验,这就容易导致他们对网络的依赖。